三国:魏、蜀、吴三份登基诏书表述的玄机,孙权为何底气不足?
相关推荐
-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奈
文/晓锦源 可以从刘备的视角,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奈.当然还有更多的视角,只是一种浅见,抛砖引玉而已. 刘备起义之初,是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自己是汉高祖的正统子孙为借口的.这样师出有名. ...
-
三国时期的东吴,是三国之中的搅屎棍?或许刘备才算真正的搅屎棍
事实上,三国时期一般从曹丕称帝时开始算起,以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进入晋朝时期为终结,因此三国时期原则上指的是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六十年间.不过很多人一般会将赤壁之战作为一个时间的分水岭,当时 ...
-
刘备只因阴差阳错地失去此文武两牛人,致使蜀国最终走向灭亡
三国的刘备是位礼贤下士的雄主,正是因为他的爱才.惜才.重才,使得蜀国一度人才济济,精英荟萃.其中旷世奇才诸葛亮鞠躬尽瘁地为其誓死效忠一生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刘备手下有一文一武两位超级将领的惨死,带来 ...
-
刘备发动征东吴之战其实是有其考虑的
公元219年,孙权派兵袭取荆州,关羽被擒杀,吴蜀两国结怨.围绕这个中心,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不久,就打造战船,发动军队进攻东吴. 实际上,汉中之战后,刘备分封麾下的文武百官,势力 ...
-
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三个名将,其中蜀是赵云,看看魏和吴都是谁?
三国中,明将璀璨,猛士如云,他们决胜战场,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壮阔的画面.然而名将也并不完美,他们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毕竟大家都是人,是人就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那么,纵观魏蜀吴三国,到底有哪些最 ...
-
魏蜀的汉巴之战是怎么回事?结果对三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汉巴之战,是东汉时期曹操与刘备为争夺汉中这一区域,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了汉巴(汉中.巴东地区,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刘备构成极大的威胁.刘备主动向曹军发起进 ...
-
曹魏势力强大,蜀吴两国都做了哪些防御工事呢?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互有攻伐,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到280年西晋灭吴,三国足足鼎立了60年之久.三国之一的曹魏占据了中国包括传统核心统治区--中原地区在内的半壁江山,无论 ...
-
中国历代纪元表 帝王更替表 九 三国(魏 蜀汉 吴)
A,魏 三国时的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至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魏国皇帝谱 1,魏武帝 ...
-
三国时蜀国北伐曹魏的时候为什么每次都要兵出祁山?
从汉中向西北行军,进入现在的陇南市地区,再北上现在的天水市地区,即可沿渭河而下,直达关中.从汉中到陇南,从陇南到天水,重要的中转站就祁山,而祁山也是蜀国能控制的最西北地区了.绕道而行,虽然路途变远了, ...
-
探析曹魏对蜀吴夷陵之战采取观望的原因
三国时期能够维持三足鼎立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孙刘联盟,因为孙刘两家任意一家都无法单独面对北方曹魏的攻势.因此,只要孙刘联盟出现了问题,这就是曹魏统一的好时机. 公元221年,刘备为了报两年前江东夺取荆州 ...
-
他造出两大超级武器,曹魏却没有用,否则蜀吴惨了
三国里面,有两大圣人为人熟知,智圣诸葛亮,武圣关羽. 除了他俩,还有一位低调的圣人--木圣马钧. 史上被称为木圣的,多指鲁班.东汉张衡和三国马钧,因为擅长发明创造,也被称为木圣.葛洪 在<抱朴子 ...
-
“天下三分,魏占其七”,为何曹魏的疆域看起来比蜀吴大不了多少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 ...
-
三人连用三计,让关羽功败垂成,让蜀吴两国进入陷阱
关羽占领襄阳后,曹操的七军被淹,庞德被俘斩首.关羽围住樊城后,曹操对许昌的安全极为紧张,预备迁都以避开关羽的边际.然而,每件事都有长处和缺陷.危机四伏之际,曹营谋士用三招损伤孙权,损伤刘备,使西蜀与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