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阳明病,心下鞭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原文205
相关推荐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你学会了吗?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等 导读 [金匮背诵训练营]的条文讨论会,和大家一起复习讨论关于<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
-
十三、【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郑 论]按少阴病,而至四逆,阳微阴盛也.其中或咳或悸者,水气上干也:小便不利者,阳不化阴也:腹痛下重,阴寒之极也.法宜大剂回阳为是,而此以四逆散主之,吾甚不解. [阐 释]历代诸家注解本条,皆谓本证 ...
-
太阴经全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原文] \腹满自利,太阴之本证也,吐而食不下,则邪迫于上,利甚而腹痛,则邪迫于下,上下交乱,胃中空虚,此但可行温散,设不知而误 ...
-
伤寒论调胃承气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原文]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诠释]太阳病发作三日,经汗法治疗,其病不解,病邪势必由外向内传变,出现蒸蒸发热的症候表现.此症是由内热极重,阳明热炽蒸肌于外,戳然 ...
-
二、阳明病,(而)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主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原文230
二.阳明病,(而)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主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原文230 [郑论] 按此证,乃阳明而兼少阳也.夫两胁者,少阳之地界也. ...
-
茯苓饮用法之一:治吐后胃虚停饮,心下胀满。胃疼,恶心数日,大便数日未行。
刘某 女 21岁 2006年2月25日诊: 胃疼,恶心数日,大便数日未行.发病后在校医院治疗数日无效,特返家来诊.脉右沉洪,左沉滑洪,两手均有力.舌瘦微红,苔薄白腻. 处方: 半夏12克 ...
-
观医诊疾记一百九十四 心火引起的心慌无力,心下胀满
吴先生,身材偏胖,肚子很大,平时乐呵呵的,有点像弥勒佛.这几天,他胃口胀的不行了,吃饭也吃不下,吃了就胀的难受.更严重的是,他明显感觉有胃口有一股气往心区顶,压迫的心脏难受,感觉憋得慌,甚至隐隐地感觉 ...
-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郑论] 按伤寒至六七日,所现仍是太阳表证病情,但有微呕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半斤.黃芩三兩.黃連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 ...
-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
脉促(其义为脉势急促,是阳气被抑而求伸的现象)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原文34 [郑论] 按本应表解可了之病,而反下之,引邪深入,利遂不止,此刻邪陷于下,若恶风.自汗.身疼仍在者 ...
-
十三、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原文238
十三.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原文 238 [郑论] 按阳明下后,而懊憹心烦者,热邪未去,而扰攘太甚也.胃中尚有燥矢 ...
-
倪海厦老师诊疗医案:气喘,胸隔胀满,心下硬块
编者注:倪海厦老师的诊疗案例,仅供参考学习,请勿随意试药,试出问题本号概不负责.倪医师病案纪录 初诊日期:2008/03/03姓名性别:年龄及体型来诊日期:249 Y, YS女38, 瘦200 ...
-
《伤寒论》读书笔记157--有恶心的感觉,兼有心口窝处(心下)胀满但是没有疼痛的感觉,试试半夏泻心汤...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157: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