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4)清谈遗风的“续风波”
相关推荐
-
魏晋玄学
在开头首先得正名,"玄学"是指代魏晋时期主流学术的专有名词,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名教就是汉代儒家的政治礼教. 魏晋玄学的背景首先在学术上体现为汉代经学的衰微,又 ...
-
【百家评论三】汉末魏晋时期颍川荀氏家族文化述论
石振平(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教育系)(网络搜集,版权归作者所有) 纵观中古时期,我们几乎在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士族阶层的身影.虽然历史上对其非议者代不乏人,但一个不 ...
-
雅雨丛谈:汉代以来人物品藻风气的影响与盛行(《世说新语》之十)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汉代以来人物品藻风气的影响与盛行 "雅雨丛谈" 汉代以来人物品藻风气的影响与盛行 --<世说新语>之 ...
-
魏晋时期为何盛行“清谈玄学”之风?这种风气产生了什么结果?
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玄学"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 ...
-
比普通人吹牛更可怕的是魏晋社会高层集体吹牛——记魏晋“清谈”
一."清谈"是什么 魏晋之际,有一群贵族知识分子,喜欢聚在一起探讨人生.社会和宇宙哲理,他们或高谈阔论,或引经据典,语言深奥,用词华丽,对当时的人物进行评点,对时事进行批评,对玄学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6)清谈“组织者”何晏
何晏,字平叔,南阳人,是东汉大将军的孙子,父早亡,母亲被曹操纳为"夫人",因此何晏成了曹操的"养子".相传在何晏七八岁的时候,曾与曹操论兵书,深受曹操喜爱.他后 ...
-
开魏晋玄学之先河、清谈名士,有才无德,傅粉何郎有多作死
曹操有三位养子,秦朗.阎柔和何晏,曹操对养子确实不错,基本视如己出,他自己也骄傲的跟别人说,没有人比他对养子更好了.准确的说阎柔不算养子,因为他母亲没有嫁给曹操,只是曹操自己一厢情愿的,阎柔应该跟曹真 ...
-
「莽莽十六国」魏晋玄学的兴起和清谈名家王衍
这一回和上一回说的基本是一个时间点,有点转到文化圈的意思.所谓的魏是三国时期的曹魏,晋自然是司马氏西晋以及西晋破灭后占据长江以南大部的东晋.这一时期从文化的角度讲也大有可说,玄学作为一门哲学思潮开始兴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1)由来及其发展
"玄学"之名,源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玄之又玄".发端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当时人更多称之为"清谈"."玄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2)两汉经学的“破产”
有人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烧了很多典藏,也有人说是项羽烧了秦皇宫导致很多经典失传,反正造成的结果就是西汉建国后自上而下的出现了"书荒".刘邦召集很多老先生,靠着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3)黄老之学的“再发展”
黄老之术发端于战国中后期,在儒墨唱吧之后,蓬勃地发展起来了.据统计挂名黄帝的各种经,大多数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由于西汉建国后执政能力较弱,不得已用"清净无为之术"作为治国方略.刘邦在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5)党锢再起“浮华案”
党锢之祸,指的是东汉末年"清谈文人",通过控制舆论来匡正朝野,并引发了宦官集团的残酷镇压.这个事件标志着统治完全背离了经学中的圣人之道,与天下士子离心离德.这是黄老学说再次兴起的根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7)天纵奇才王弼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祖父王凯是刘表的女婿,继祖父是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因为得到何晏.裴徽等人的赞誉而成为清谈中的风云人物. 正始四年(243),少年王弼拜访河东裴氏家族名士徽,当时裴徽担任吏部尚书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8)竹林七贤“新风气”
高平陵之变后,正始年间的玄学名士几乎被一网打尽,洛阳的清谈之风戛然而止.但是王弼首创的"贵无论"思想,在何晏等人的推广之下,早已声名远扬.一批远离政治核心,隐居山林的名士,继承了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