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各地督抚抗旨不遵拒绝北上勤王,慈禧:该赏!
相关推荐
-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是怎么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慈禧太后必然心里一百八十个不爽,但慈禧厉害就在这了,她能够不留痕迹的处理好这件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之后,慈禧对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态度,出人意料倒也在情理之中,没有责备针对,反倒是该提拔的提 ...
-
假的光绪在湖北一带招摇撞骗,张之洞是如何一眼识破的。
假的光绪在湖北一带招摇撞骗,张之洞是如何一眼识破的. 张之洞对中央很熟悉,光绪也不可能没见过,有人说,张之洞在京的时候,光绪还小,光绪长大了,张之洞就外调了,针对这种说法,纵横表示,地方官员也要进京述 ...
-
为何说“东南互保”后,大清已名存实亡?
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从这一天起清朝正式灭亡.风雨飘摇的大清宛如一栋房屋,尽管外表苦撑到了最后,但内部实际上早在十年前就已经腐朽坍塌.1900年6月21日,借口义和团伤害侨民,八 ...
-
康熙临死前,留下一道密旨:必杀此人!雍正登基后却抗旨不遵
在人们印象中,雍正皇帝是位刻薄寡恩之主,他即位后,大肆迫害手足同胞,康熙在驾崩前就告诉过雍正,胤礽一定要除掉,千万不能心慈手软,不然他容易生出不臣之心. 雍正即位后并没有处死胤礽,当时的胤礽已经被关押 ...
-
康熙皇帝曾留下遗诏,要求务必诛杀此人,雍正皇帝为何抗旨不遵?
康熙传位遗诏现存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中,遗诏上书:"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等等赞美之词一堆,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意思,我死后,皇四子胤禛是我的接班人,对于要诛杀谁,只字未提. ...
-
李靖是一代军神,皇帝下令处死他,李白亲戚抗旨不遵救了他一命!
李白是唐朝大诗人,李靖是唐朝军事家,一个是诗仙,一个是军神,一个文一个武,两人出生时间整整相差了130年(李靖571年出生,,李白701年出生)!怎么看,这两人都搭不上关系,但诡异的是,命运却把他俩联 ...
-
慈禧下令分尸洪秀全,曾国藩为何抗旨不遵,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曾国藩,与其说是晚清中兴名臣,倒不如说是她慈禧太后最忠实的一条走狗,对慈禧太后那是唯命是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曾国藩这样一个唯命是从的人,慈禧下令分尸洪秀全,曾国藩这 ...
-
他被誉为大宋第一战神,比岳飞还牛,三次抗旨不遵,皇帝却不计较
有一句话叫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个朝代都会有祸国殃民的奸臣,同时也会有救国救民英雄.只不过自古以来祸国殃民的奸臣多,能够保家卫国,一心救世济民的英雄却少,更可 ...
-
甲午战争失败后,唐景崧抗旨抗日,拒绝执行《马关条约》被撤职
文/王国栋 他是台湾末代巡抚,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不愿意将台湾拱手让给日本人.于是他率领台湾军民奋力抗击日军,使日军伤亡达3万余人.最后在满清政府拒绝支援台湾的情况下,他携带台湾库银返 ...
-
大臣抗旨冒死救下皇子,却隐瞒不说,皇子登基多年仍不知恩人是谁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时,他手下的望气士告诉他长安狱中出现了天子气,武帝大惊,他怀疑有人要谋朝篡位,于是他便命使者将狱中关押的人全部除掉.当时汉武帝的皇曾孙,年仅五岁的汉宣帝也被关在监狱中,随时等候 ...
-
“抗令不遵”原则的起源
▲各州都有违抗联邦法令的自然权利.--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 "抗令不遵原则"的起源 文丨 托马斯·迪洛伦佐 经典社会学作品<有组织犯罪 ...
-
天津教案,曾国藩力挽狂澜,让八国联军侵华推迟了30年
天津教案,曾国藩力挽狂澜,让八国联军侵华推迟了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