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8仲秋纪3简选诗解1选良械铦将能王霸
相关推荐
-
为何得到九锡的人,都篡位称帝了?
为何得到九锡的人,都篡位称帝了? "九锡"就是"九赐",是天子赐给臣子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 1.车马:指天子所乘的马车,用六匹马牵引,豪华又威严. 2.衣 ...
-
商史五十一(商帝辛【商纣王】三十三年、周武王四年、周受命十三年【公元前1046年】)
商帝辛[商纣王]三十三年.周武王四年.周受命十三年[公元前1046年]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尚书.周书武成] 惟一月丙午,旁生魄,若翌日,丁未,王乃步自于周,征伐 ...
-
夏史二十三(夏后履癸(桀)十五年、商侯天乙(成汤)元年【公元前1622年】)
夏后履癸(桀)十五年.商侯天乙(成汤)元年[公元前1622年] 长而贤.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於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故贤主之求有道之士,无不以也:有道之 ...
-
管子·幼官注
(黎翔凤等注者考幼官为玄宫之误,颛顼所主,古天子所居,一同后之明堂,治政之所.而幼官图则悬挂于此也.此论甚是牵强.盖幼,音要,义同.<汉书·元帝纪赞>:"穷极幼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秦汉时期哲学之二:《吕氏春秋》
中国秦汉时期哲学之二:<吕氏春秋> 在秦朝的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秦代也不是单采法家一家的主张,而是杂揉了阴阳.儒.道和宗教神学的思想.对于法家思想也非全盘 ...
-
海叔读《东周列国志》系列三:犬戎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犬戎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今天我们继续读<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因为人物众多,剧情复杂,很多故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每读到那些历史人物,就会产生出很多新的想法.随着周 ...
-
《吕氏春秋》卷8仲秋纪2论威诗解2急疾捷先至一自成
<吕氏春秋>卷8仲秋纪2论威诗解2急疾捷先至一自成 题文诗: 用兵知分,缓徐迟后,急疾捷先,此所以决, 义兵之胜,义兵必知,不可久处,则知所兔, 起凫举死,殙之地矣.虽江河险,有则凌之; ...
-
《吕氏春秋》卷8仲秋纪2论威诗解1至兵义一生民威慑
题文诗: 义者一也,万事之纪,君臣上下,亲疏所由, 治乱安危,过胜所在.过胜之枢,勿求于他, 必反于己.人之常情,欲生恶死,欲荣恶辱. 至义至道,至道至德,至德真情,情真心一, 以道一统,死生荣辱,三 ...
-
《吕氏春秋》卷8仲秋纪3简选诗解2便利经精教必备非恃
题文诗: 齐桓公者,良车三百,教卒万人,以为兵首, 横行海内,天下莫禁,南至石梁,西至酆郭, 北至令支.中山亡邢,狄人灭卫,桓公更立, 邢于夷仪,卫于楚丘.晋文公者,造五技士, 兵车五乘,锐卒千人,先 ...
-
《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4适音诗解音适衷和托乐论教
<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4适音诗解音适衷和托乐论教 题文诗: 至乐至情,至情真心,心平气和,和平后乐, 耳目鼻口,有以欲之.心不和平,五音弗听, 五色弗视,芬香弗嗅,五味弗食.和心行适, 至 ...
-
《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3侈乐诗解乐侈民怨摇性荡情
<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3侈乐诗解乐侈民怨摇性荡情 题文诗: 人知其生,不知所生,知其知知,不知所知, 为知日增,日增弃宝,弃宝罹咎,为道日损, 知道情真.世之人主,珠玉戈剑,多以为宝, 愈 ...
-
《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2大乐诗解2无形有情圣治执一
题文诗: 至情至乐,至乐至和,乐和天地,情调阴阳, 情生天地,天地生人,生而有情,至情至性. 天性情真,情真童心,至真童心,非善非恶, 后天感物,心生贪恋,有欲有求,嗜欲不止, 不止奸生,欲避不能.情 ...
-
《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2大乐诗解1至乐真情气和心平
<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2大乐诗解1至乐真情气和心平 题文诗: 情生万物,万物有情,因情生声,比声为音, 比音成乐,至乐至情,至情至一,情通万物, 一情所通,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至道, ...
-
《吕氏春秋》卷2仲春纪4当染诗解2为君经要孔墨情染
<吕氏春秋>卷2仲春纪4当染诗解2为君经要孔墨情染 题文诗: 君非为君,因以为荣,因以为安,以为行理, 达理通情,真情仁道.生于当染,善君真情, 劳于论人,佚于官事,得其经也.不能君者, ...
-
《吕氏春秋》卷2仲春纪4当染诗解1染当王霸不当残亡
题文诗: 见染素丝,墨子叹曰:染苍则苍,染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五色.不可不慎. 国亦有染:舜之染于,许由伯阳;禹之染于, 皋陶伯益;汤之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 太公望者,周公旦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