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拾粹(5):文化期古玉打孔特征(上)

(0)

相关推荐

  • 第五百三十九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皮和橘皮纹

    X 这里所指的玉皮,不是指玉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玉皮,而是指玉在加工成器后它的表皮.新的玉器它的表皮和老的玉器的表皮有什么不同呢? 橘皮纹,是经常用来区别老玉器和新玉器的表皮的一个依据.所谓橘皮纹,就是 ...

  • 知砡行(2) 丁哲《史前玉器的阴刻工艺及阴刻特征》 之红山文化玉器学习笔记(一)

    阴刻,是古代治玉最主要的工艺之一.所谓阴刻,即以各类工具通过刻划.磋磨.推磨.砣磨等方式,在玉器上制作凹槽.凹线的一种工艺,其本质就是工具与玉材之间的摩擦.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的不同,工具.加工 ...

  • 图文解读红山玉器的“砣痕”

    [红山文化玉器'砣痕'] '红山文化'玉器雕琢追求神韵.体表光洁.边缘过渡自然.碾磨技法精堪. [馆藏品] 红山文化玉器的'工艺'采用圆雕.浮雕.透雕.钻孔.线刻.徒手刻划等技法制成. [馆藏品] ' ...

  • 懂西周工的看这件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源头...

    懂西周工的看这件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源头在哪里?何为独创体系?研究古代玉器,第一要研究玉料,第二要研究工艺,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接下来,研究功能和社会意义,而不是颠倒过来.闻广先生提出真玉和假玉概念, ...

  • 在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的宣...

    在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的宣传片中,选中了这件出自三门峡虢国墓地的红山文化神面纹弧形牌饰,采用岫岩透闪石黄绿色河磨玉雕琢而成,变化莫测的瓦沟纹,满工,神面纹显得威严.肃穆,代表 ...

  • 馆藏红山文化玉器的工痕和微观痕迹(一)玩...

    玩古玉多看出土馆藏品,诸位玉友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被网上卖假货的假货贩子们带节奏!不仅要学会看玉,还要学会看人!看人比看物还要重要!我做古玉鉴定知识分享,不图名利,就是个人爱好,顺便 ...

  • 历代玉器的时代特征:(3)红山文化玉器「四」

    红山文化玉器,表面光泽与玉的硬度及解玉砂的精细有关. 一般来说,玉料的硬度越高,光泽越强,解玉砂的抛光越细,光泽就越强. 出土的红山玉器虽在地下埋藏几千年,但出土后表面一般仍有一层柔和的古玉特有的光泽 ...

  • 古玉拾粹(4):文化期古玉打磨解玉砂痕迹特征

    古代制玉不离解玉砂,无砂不成器, 现代堪玉当然要熟悉砂文化(参见<古玉学步(10):解玉砂痕一点通>). 漫说一个砂字可是不简单,八千年古玉文明同样经历了解玉砂的漫长行程. 五千年的文化期 ...

  • 古玉拾粹(6):文化期古玉打孔特征(下)

    原创一夫之2019-11-25 07:56:36 文化期古玉打孔大约有刮刻击打磨扩孔.桯钻打孔.管钻打孔.桯管复合打孔和砣具打孔(镂空)等五大类型(参见<古玉拾粹(5):文化期古玉打孔特征(上) ...

  • 古玉界:文化期古玉器的意象获取

    龙山文化玉神人首 我们从已知的各原始文化层次中产生的玉器作品可以知道,原始人在自然和超自然的领域内,以他们特殊的心理感知方式组织起可和原型相似的和超原型的各种意象. 而这些意象的获取途径和方式是多方面 ...

  • 古玉拾粹(17):欣赏玩味探门道 急功近利藏热闹

    假仿遍地.一真难遇. 但从品味辨玩的角度来说,无论真仿每一件藏品都是学习的材料.所谓真有真章.仿有仿点,"看点"是藏品的门道所在. 一件藏品上来,得其门道者可一眼判真伪,是建立&q ...

  • 古玉拾粹(15):难遇高古真且精 幸见藏友存标本

    一件标本级高古玉蚕的看点赏析 在假仿遍地.一真难求的大收藏时代,见到真古很难.遇到精品更是一种奢求. 藏友偶然请辨的一件玉蚕(图1,以下简称"此蚕"),恰是非常难得一见的高古玉精品 ...

  • 古玉界:文化期玉器的工艺特征

    镂空是古代玉工利用某些制玉工具,将玉器透穿成空,以突显玉器造形或纹饰的方法.这种制作工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一直兴盛不衰,而且镂空的工具与方法,还会随着时代背景的转换而改变,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 ...

  • 古玉拾粹(9):古玉局部辨识的管窥基本功

    整器全面考量是辨赏的基本要求,但局部辨识"管中窥豹"却是要具备的一种过硬的功夫. 任何一器绝对不可以局部定真伪,但是任何一个局部截面都要能解读出其所含藏的信息.所提取含藏信息量的多 ...

  • 古玉拾粹(7):威风凛凛玉雕鹰 古工朴素出磨蹭

    原创一夫之2019-12-09 09:56:19 推磨是制玉工艺的起源. 漫漫五千年(甚至更长)的文化期制玉工艺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期的打磨阶段.中期的推磨阶段和中晚期的推磨与砣琢并存阶段(参 ...

  • 古玉拾粹(8):红山开孔有特征 系挂孔上辨磨损

    原创一夫之2019-12-17 15:33:30 最是难辨识素器,文化期的素面玉璧尤其难如此. 文化期的素面玉璧无纹饰.型制上简单易造(图1),如果在沁.蚀上没有慧眼如炬的功夫,是很难辨分珠目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