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36)
相关推荐
-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中医藏象理论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即用官职代指,五脏六腑的性能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的职能相当于 至高无上的君主 按照五行 木火土金水的顺序 五脏与之相 ...
-
【036】倪海厦-人纪系列黄帝内经篇
<黄帝内经>036 黄帝内经原文 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 ...
-
十二官之相使
十二官之相使: <灵兰秘典> 根据十二脏腑 在人体的不同分工合作关系 将十二脏腑喻为君臣十二官 分别论述了 它们的功能 心主宰生命活动 通过神明来协调 各个脏腑的功能 喻为"君 ...
-
国泰民安
国泰民安: 君主之官. 相傅之官. 将军之官 等这些就是一个 国家的组织形式 两者是否,可以类比 五脏六腑和一个国家 组织结构 一个是虚无的.概念性的 一个是实体性的.实质性的 这一种类比当中 他的 ...
-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笔记
这一章可谓谈养生与治国的关系.我们身体内的五脏六腑也是一个完备的治理体系.大医医国,小医医人.这不是说大话,你看这篇文章就是谈国家治理. 中国的传统读书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进路和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
-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36《金匮真言论》第十二讲
综艺大观园推荐搜索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36<金匮真言论>第十二讲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 ...
-
黄帝内经解读(1)
[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1),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2)之时,死生之期也 ...
-
黄帝内经解读(2)
[原文]三阴三阳经的脉象特征 太阳脏独至,厥(1)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2)当俱泻,取之下俞(3).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前卒大(4),取之下 ...
-
黄帝内经解读(3)
[原文]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1)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2)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3).府精神明,留于四脏(4),气归于权衡.权衡(5) ...
-
黄帝内经解读(4)
[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1)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2)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 ...
-
黄帝内经解读(5)
[原文]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1),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 ...
-
黄帝内经解读(6)
[原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1)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
-
黄帝内经解读(7)
[原文]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1),传之于其所胜(2),气舍于其所生(3),死于其所不胜(4).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 ...
-
黄帝内经解读8
[原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