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太极拳“以心行气”到底在讲什么

(0)

相关推荐

  • 孙存周大师手稿之太极拳

    内家拳术,乃动中求静,强身固气之学也.能使吾人之精神,藉拳法顺逆伸缩阴阳变化之姿式,于无思无意之中得以修养也.其法姿式简易,即无折腰曲腿之苦,复无奇异难能之态,虽男女老幼皆可习之.身体过懦者,可以使之 ...

  • 学习解答(130)

    ​@杨玉丽 拜读了杨老师转发<太极拳的心静与体静>结论是心静才能体静.心怎么静?涉及到太极拳内三合要求,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再来谈心静就能知道,心静是从意中求,再按照用意不用力 ...

  • “六合”、“三节”——学太极拳得先弄懂这些词(2) |每日太极

      学太极拳必须接触的词语"六合"."三节".是太极拳重要的理论基础. "六合"指"内三合"."外三合&quo ...

  • 入心脾肾的莲子

    天气好热,我们煮点糖水喝吧, 加点什么呢 加点银耳,加点薏米,加点百合 最重要加点莲子, 还要是带心的莲子. 莲蓬的新鲜莲子, 如珍珠一般, 带心一起吃了, 顿时感觉这个夏天不热了. 夏天喜欢看莲, ...

  • 太极拳“以心行气”到底在讲什么?

    12月初,在广州办了一期线下的武式太极拳班,主要内容是精练武式太极拳第一段.杨式太极拳也好,武式太极拳也好,第一段是重中之重.第一段练明白了,那些细节要求可以推广到第二.第三段.第二.第三段拳架,无非 ...

  • 再谈太极拳的刚与柔

    练太极拳最忌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陈鑫先生在他的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落于纸笔皆糟粕",实际上就是告诫读者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要加上自己的生活常识,加上实际经验,加上 ...

  • 划重点 | 再谈太极拳发力

    太极拳的发力是练习太极拳中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是在熟练走架且会走气的基础上逐渐练就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有一种困惑:刻苦练习了好几年内力也发不出来,也不知道怎么发.另外在一些比赛中,也看到很多参赛者走架 ...

  • 太极拳抬腿到底谁讲得正确?高不过腰;高不过胸;高不过肩

    悦太极 前天 收录于话题 #太极6 #太极拳6 #传统文化7 #打太极6 #养生7 议 (杨式)太极拳抬腿高度 近日在网上看见拳友们在谈论练杨式太极拳是否需要拉筋(拉韧带)的话题.多半人赞同,认为有利 ...

  • 再谈太极拳的重心

    再谈太极拳的重心

  • 再谈太极拳的虚实

    再谈太极拳的虚实 太极拳的拳理很好,拳论非常多,细致入微,任何别的拳种都没有太极拳的理论这么多,但据我观察,任何拳种都没有太极拳这么荒唐.这么乱.因为它务虚的多,没有个实的标准比照,所以有一些拳论只是 ...

  • 钟南山再谈太极拳,确实有效!

    在1972年我给一个病人治疗的时候, 这个病人有淋巴瘤, 同时呢也有慢阻肺, 大概40几岁吧, 当时呢他已经熬了大概有4.5年了, 还还比较好. 我就问他你做什么(还这么好)? 他说我每天都练太极拳, ...

  • 再谈太极拳的内功

    很多人把内功想得过于神秘了.这主要是长久以来很多人不遗余力的持续地宣传造成的.武侠小说.神话故事,乃至一些内家拳传人夸张地宣传.胡乱吹嘘. 内功不会出现特异功能,内功是人的一些功能,内功与修仙.成佛无 ...

  • 再谈太极拳的松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太极拳是一门松的艺术.虽然练习方式.表现风格各有不同,但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却在强调"松"方面各显神通,唯恐没有讲透,唯恐学生没有理解准确,可见松是各式太极拳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