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1~乱臣贼子
相关推荐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不趁机伐蜀,15年后才明白司马懿真高明
司马懿一生与诸葛亮有过两次交手,第一次是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也就是卤城之战,这一战司马懿被诸葛亮打得大败,损失折将,从此以后,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挑衅,不再出战,哪怕被自己的部下嘲笑为畏蜀如畏虎,司马懿 ...
-
三国:蜀汉和东吴联手,才能抗衡曹魏,可为何曹魏进攻欲望最低?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政权中,曹魏最强大,其综合实力超过蜀汉加东吴之和. 虽然实力如此强大,但曹魏在后曹操时代,给我们的感觉是毫无霸气可言.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耳熟能详的都是 ...
-
帝王说-41:曹奂
帝王说-41:曹奂 在曹魏最有可能翻盘的中兴之主曹髦被司马昭杀死以后,魏国的基业被颠覆已是不可阻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昭扶持了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的堂弟曹奂登基为帝. 公元260年,年仅14岁的 ...
-
司马懿诛此人全家,唯独漏了1人;154年后,此人子孙灭了司马王朝
虽然晋朝的开国皇帝乃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但司马家族能够取曹魏而代之,跟司马懿打下的基业脱不开关系,可以说司马懿乃是司马王朝,也就是晋朝的奠基者.单就个人能力来看,司马懿乃是一个全面型人才.军事才能不 ...
-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为什么迅速衰落?
历史探秘大全 4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自东汉以来的混乱局面.晋武帝在执政初期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执政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国力有所发展 ...
-
捋一捋八王之乱||~2~太康盛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西晋六路大军南下,一举吞灭东吴,三国时代结束,天下归晋.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历时96年的动乱年代结束,中原大地进入了一个十年的和平时期,史称&q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分封诸王
公元264年,时为晋王的司马昭为篡夺曹魏政权做最后的准备,恢复了西周时期的五等爵制."是以先帝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l ...
-
捋一捋八王之乱||~4~白痴太子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改国号为永熙,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在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他是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为皇后杨艳所生.他有一个哥哥,二十六个弟 ...
-
捋一捋八王之乱||~5~荆棘王座
最后一个让司马炎下定决心不废太子的关键人物,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yù). 公元272年,司马衷与贾南风成亲,司马炎担心儿子年幼愚憨,不懂男女帷房中事,就派一个叫谢玖的才人去东宫侍寝.六年后,谢才人怀 ...
-
捋一捋八王之乱||~6~兄弟情仇
"尺布斗粟"比喻兄弟阋墙.汉文帝时,皇弟淮南王刘长犯法自杀,长安街头传唱这样的童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曹丕和曹植曾有过长达十年 ...
-
捋一捋八王之乱||~8~宫阙权谋(上)
杨骏是司马炎第二任皇后杨芷的父亲,他无才无德,之前做过县令,做过骁骑将军的从僚,后来因为女儿的关系,被破格提拔,封为临晋侯,做了车骑将军.对此,朝堂议论纷纷,都说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后妃是为了料理祭祀 ...
-
捋一捋八王之乱||~7~安排后事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建议,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提拔布衣出身的经师公孙弘为丞相,优礼延揽 ...
-
捋一捋八王之乱||~8~宫阙权谋(中)
汝南王司马亮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四叔.史书说他年少时清醒机警有才干.但随后的两则记载,却不免让人心生迷惑,一是司马亮随文帝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失利,免官",二是羌族叛乱,攻杀了秦州刺史 ...
-
捋一捋八王之乱||~9~宫阙权谋(下)
公元290年5月14日,距离杨骏拦截诏书已经过了两天,华廙心下害怕,数次找杨骏索取诏书,但杨骏就是拖着不给,他在等待司马炎油尽灯枯. 陷入昏迷的司马炎再度醒来,已经说不出话,他空洞的眼神四下搜寻,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