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4~白痴太子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改国号为永熙,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生于公元259年,在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他是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为皇后杨艳所生。他有一个哥哥,二十六个弟弟。因哥哥司马轨夭折,他便成为了“嫡长子”。《晋书·惠帝纪》中虽然有很多关于司马衷在位期间内大事的记载,但对于这位皇帝本人的言行、决定却所言极少。历史上,司马衷一般被评价为白痴。关于他的白痴行为,《晋书》中有两则记载:

一是司马衷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司马衷觉得很奇怪,便问随从,青蛙咕咕叫声,是为官家叫呢还是为私家叫?随从答道:“在官地里就是为官家叫,若在私地里,就是为私家叫。”

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二是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司马衷的智力如此低下,司马炎肯定是了解的。他曾经与皇后杨艳商量要换掉太子,但被杨艳以立嫡以长不以贤否决。“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统,密以语后。后曰:“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司马衷是皇后杨艳所生。杨艳在司马炎还是晋王世子的时候嫁入司马家。史书说她“少聪慧,善书,姿质美丽,闲于女工”。(有善相者尝相后,当极贵,文帝闻而为世子聘焉。)杨艳出身弘农杨氏,是世家大族。其祖上自“四知先生”杨震起,四世连任东汉宰相。司马炎在平定东吴以后,惟耽酒色,军国大事都付与杨艳的父亲杨骏,叔叔杨珧、杨济办理,杨家分掌军政大权,势倾天下,时人称“西晋三杨”。

母以子贵,保住了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也就保住了杨家的显赫。于是杨艳皇后在临终之际,为了防止别的妃嫔做了皇后,司马衷的太子地位不稳,就推荐了她的妹妹杨芷接替她做皇后。司马炎是位重感情的皇帝,他对这位杨艳十分敬重,便“流涕许之”,并在公元276年,立杨艳的妹妹杨芷为皇后。从此,司马衷的太子地位更加稳固。

但是,太子毕竟是要继承大统的。君王的贤或笨,关系到社稷的兴与衰。对此,朝中议论纷纷,就太子废立之事立场不一。

有一次司马炎大宴群臣,太子少傅卫瓘假装喝醉,走到皇帝御座前,抚摸着御座连连叹息,说:“此座可惜!”司马炎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卫瓘是太子老师,最清楚太子的情况,他说可惜,是觉得太子配不上这个御座。中书令和峤,就没有卫瓘那么含蓄了。他直截了当的对皇帝讲:“皇太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

还有一批人说太子成年之后,已经变的聪明了。司马炎曾派荀勖和和峤去考察太子,荀勖回来后,把太子大大夸奖了一番。司马炎转而询问和峤,和峤回答说太子没有变化。“时帝素知太子暗弱,恐后乱国,遣勖及和峤往观之。勖还盛称太子之德,而峤云太子如初。

面对不同说法,司马炎决定自己考察下。他布置了一次考试,把一些难以处理的国事写在纸上密封,交给司马衷,让他写上处理方案。为了防止太子的幕僚捉刀,司马炎把东宫的大小官员都召到宫里来喝酒。但即便如此,司马衷还是作弊成功,帮他作弊的是太子妃贾南风。

贾南风是司马炎宠臣贾冲之女。她请外人做答,答题之人引经据典,鞭辟入里。贾南风看后十分满意,给使张泓对她说:“太子没有学问,皇帝是知道的。这样的答卷一看就不是太子能写出来的,不如用白话作答。”果然,司马炎看后十分高兴。

帝常疑太子不慧,且朝臣和峤等多以为言,故欲试之。尽召东宫大小官属,为设宴会,而密封疑事,使太子决之,停信待反。妃大惧,倩外人作答。答者多引古义。给使张泓曰:“太子不学,而答诏引义,必责作草主,更益谴负。不如直以意对。”妃大喜,语泓:“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泓素有小才,具草,令太子自写。帝省之,甚悦。先示太子少傅卫瓘,瓘大踧?,众人乃知瓘先有毁言,殿上皆称万岁。充密遣语妃云:“卫瓘老奴,几破汝家。”

封建制度下,立储是国之根本。长久不决,必然会导致朝堂党争。太子的废立,关系到杨家、贾家及其党羽的共同利益。他们当然不会容许太子的地位动摇。

作者简介:

大好,一个喜欢阅读的,有点强迫症的小清新。

(0)

相关推荐

  • 悲情皇后杨芷

    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杨芷是一位悲情人物,美丽乖巧.性情温和的她被自己的堂姐杨艳(武帝第一任皇后)推上后位,并竭尽全力照顾姐姐的孩子--司马衷夫妇.然而,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种善因,得恶果 ...

  • 父母双亡的开国皇后,贪小便宜找来狠毒儿媳,断送帝国江山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一个非常奇特的想象,那就是开国皇帝与开国皇后的关系都特别好,特别恩爱.除去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外,再没有一个开国皇帝废掉自己的皇后,而且大多数还是痴情种子.有人曾分析说,开国皇后辅佐丈夫 ...

  • 司马炎为何选择了一个白痴当太子?难道真的没有废太子的心思吗?

    司马炎,即晋武帝,是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几个月后又逼迫着魏元帝把帝位禅让给自己,建立了晋国,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派大将杜预等人带着二十万军队南下, ...

  • 捋一捋八王之乱||~27~打压太子

    元康年间,贾南风一直遏制着司马遹的发展.她不仅把东宫的好人都调走,让司马遹不再有机会和贤能之士接触:还有意派许多奸佞之人,去诱导司马遹学坏. 这些人每天陪着司马遹吃喝玩乐.每当太子想要读书时,他们便对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0~愍怀太子

    面对贾南风强大的势力压迫,司马遹自知没有足够的抵抗力量,为了寻求一丝宽慰,司马遹开始沉于迷信,终日以做法来诅咒父亲司马衷和后母贾南风早日死去. 贾南风终于抓到了机会.公元299年12月28日傍晚,一封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1~愍怀太子(二)

    元康九年的除夕,贾南风铲除了她的最大政敌--太子司马遹.第二天就是新年了,为了和这九年的恩怨做个了断,贾南风大赦天下,改元"永康". 司马遹被废的消息,迅速传遍帝国的各个角落.时任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2~愍怀太子(三)

    将司马遹囚禁至许昌后,贾南风并没有如释重负,相反,种种不祥之兆让她感到如芒在背--永康元年的正月还没出,就发生了日食:二月,洛阳刮起大风,飞沙走石遮蔽日光,大树被拦腰折断:三月,洛阳以东百里的豫州下起 ...

  • 捋一捋八王之乱||~1~乱臣贼子

    公元291年至306年,西晋王朝司马氏皇族内部因争夺中央政权爆发了历时16年的动乱,期间,"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 ...

  • 捋一捋八王之乱||~2~太康盛世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西晋六路大军南下,一举吞灭东吴,三国时代结束,天下归晋.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历时96年的动乱年代结束,中原大地进入了一个十年的和平时期,史称&q ...

  • 捋一捋八王之乱||~3~分封诸王

    公元264年,时为晋王的司马昭为篡夺曹魏政权做最后的准备,恢复了西周时期的五等爵制."是以先帝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l ...

  • 捋一捋八王之乱||~5~荆棘王座

    最后一个让司马炎下定决心不废太子的关键人物,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yù). 公元272年,司马衷与贾南风成亲,司马炎担心儿子年幼愚憨,不懂男女帷房中事,就派一个叫谢玖的才人去东宫侍寝.六年后,谢才人怀 ...

  • 捋一捋八王之乱||~6~兄弟情仇

    "尺布斗粟"比喻兄弟阋墙.汉文帝时,皇弟淮南王刘长犯法自杀,长安街头传唱这样的童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曹丕和曹植曾有过长达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