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名医刘奉五先生疏气定痛汤【组成】...

月经不调名医刘奉五先生疏气定痛汤
【组成】制香附、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脂、没药、枳壳、木香、当归、乌药。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慢性盆腔炎腰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者。
【方解】
方中香附、川楝子、延胡索、五灵脂、没药、乌药行气活血止痛;枳壳、木香理气;当归养血,全方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效。
#月经# #月经不调# #痛经# #妇科# #妇产科学# #女性# #女性健康# #女性成长# #中医# #中医来了# #中医养生# #中医学习# #中医知识# #健康# #健康解密# #健康养生# #健康知识# #健康头条# #养生# #养生之道# #养生知识# #头条# #头条健康# #微头条日签# #非常病例#

(0)

相关推荐

  • 一个升肝阳的好方

    经常听到肝火上亢引起眼目昏花,头晕耳鸣,故肝以热证.实证居多.金元名医朱丹溪有"肝阳常有余,肝阴常不足."刘完素有"凡肝木风疾者,以热为本"之说. 但五脏皆分阴 ...

  • 【 刘奉五:妇科方】

    刘奉五(1911-1977),北京市人.幼年学医,曾拜名医韩一斋为师,24岁在北京悬壶应诊.曾受孔伯华先生之邀,任教于北平国医学院.1955年调任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工作.刘奉五先生深研经典并验之妇科临床 ...

  • 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暖宫定痛汤...刘奉五

    15.暖宫定痛汤 橘核.荔枝核.小茴香.胡芦巴.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制香附.乌药各9克. 疏散寒湿,温暖胞宫,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治慢性盆腔炎属于下焦寒湿,气血凝结者,或用于宫冷不孕等. 盆腔炎 ...

  • 妇科病名医王怡康先生卵巢囊肿方【组成】当...

    妇科病名医王怡康先生卵巢囊肿方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蚤休.甘草.三棱.莪术.延胡索.乌药.半枝莲.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能]活血化瘀. [主治]卵巢囊肿. [方解] ...

  • 【刘奉五:疏气定痛汤-慢性盆腔炎腰腹疼痛】

    疏气定痛汤(刘奉五) [组成]制香附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没药3克.枳壳4.5克.木香4.5克.当归9克.乌药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主 ...

  • 闭经名医刘奉五先生瓜石汤【方药组成】瓜蒌...

    闭经名医刘奉五先生瓜石汤 [方药组成]瓜蒌.石斛.玄参.麦冬.车前子.生地黄.瞿麦.益母草.牛膝.马尾连. [证型]阴虚胃热型继发性闭经 [适应症]闭经.月经愆期.错后,恶心,善饥,咽痛口干,口舌生疮 ...

  • 刘方柏的坚骨定痛汤对腰痛非常有效

    坚骨定痛汤:熟地30g.鹿角15g.肉苁蓉20g.巴戟天15g.龟板15g.枸杞30g.仙茅10g.杜仲15g.菟丝子20g.山药30g.骨碎补15g.怀牛膝15g.桑寄生20g.五加皮15g. 这个 ...

  • 『名医经验』刘奉五:温补联手治闭经

    对内寒或外寒入于血分,或寒邪凝泣经脉所致的闭经,应以温血通经,散寒祛瘀之药为主,使之温散流通,瘀祛而生新.但鉴于闭经者大多体质偏虚,若过用温通行血,常致体虚不支,故又将温补气血之药配入方中,以冀温补联 ...

  • 阴道炎..月经中期出血..盆腔炎..清肝利湿汤...刘奉五

    6.清肝利湿汤 瞿麦.萹蓄各12克,木通3克,车前子.黄芩.牛膝.丹皮.川楝子各9克,柴胡.荆芥穗各4.5克. 清肝利湿,升阳除湿,活血止带. 主治肝经湿热,热入血分所引起的赤白带下.月经中期出血,以 ...

  • 【刘奉五:清热解毒汤-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清热解毒汤(刘奉五方) (组成)连翘15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黄芩6g,瞿麦12g,萹蓄12g,车前子9g,牡丹皮9g,赤芍6g,地骨皮9g,冬瓜子30g. ( ...

  • 【刘奉五:清热利湿汤-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清热利湿汤(刘奉五方) (组成)瞿麦12g,萹蓄12g,木通3g,车前子9g,滑石12g,延胡索9g,连翘15g,蒲公英15g.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慢性盆腔炎 ...

  • 【刘奉五:暖宫定痛汤-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暖宫定痛汤(刘奉五方) (组成)橘核9g,荔枝核9g,小茴香9g,胡芦巴9g,延胡索9g,五灵脂9g,川楝子9g,制香附9g,乌药9g. (功效主治)疏散寒湿,温暖胞宫,行气活血,化瘀止 ...

  • 【刘奉五:解毒内消汤-盆腔脓肿】

    盆腔脓肿--解毒内消汤(刘奉五方) (组成)连翘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冬瓜子30g,赤芍6g,牡丹皮6g,川大黄3g,赤小豆9g,甘草节6g,土贝母9g,犀黄丸9g(分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