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林掌故|章氏学派唯一经典通注本——《毛诗集释》
相关推荐
-
子居:安大简《邦风·侯风·陟岵》解析 | 中国先秦史
安大简<邦风·侯风·陟岵>解析 子居 关于安大简所收<陟岵>篇,整理者在说明部分言:"简本<陟岵>三章,章六句,与<毛诗>同."[1 ...
-
穆国联:《诗经》在河间的早期流传与“毛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有"诗三百"之称.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烧毁了包括<诗经>在 ...
-
王长华、易卫华 : 汉代河间儒学与《毛诗》
汉代<诗经>学的发展,经历了从鲁.齐.韩今文三家诗立学官受青睐,到鲁.齐.韩.毛四家诗并存,而后又由四家诗走向古文<毛诗>独尊的过程.这一发展轨迹固然体现了一代学术自身发展变化 ...
-
学林掌故 | 漫忆刘盼遂先生
人物介绍 刘盼遂(1896-1966),名铭志,字盼遂.河南淮滨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早年师从黄侃.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诸先生.著有<文字音韵论丛><论衡集解&g ...
-
学林掌故丨俞敏先生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成就
人物简介 俞敏(1916-1995),字叔迟.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后转入辅仁大学国文系.1940年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1947年起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 ...
-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诗解 - 简书
琴诗书画关注 2019.03.19 17:55:39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诗解 题文诗: 德者得也,至德不得,以无为心,以虚为主, 至虚至无,至始至幽,至实至有,不求而得, 不为而成,至德 ...
-
【第405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4章》国君夫人称呼因何编入《论语》?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4章>国君夫人称呼因何编入<论语>?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 ...
-
【第404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3章》“问一得三”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3章>"问一得三"是何意? 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
-
【第403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2章》孔子评价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着眼点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2章>孔子评价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着眼点是什么?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 ...
-
【第402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1章》“见不善如探汤”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1章>"见不善如探汤"是何意? 16·11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
【第401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0章》“君子九思”对人生有何指导意义?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10章>"君子九思"对人生有何指导意义? 16·10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 ...
-
【第400期】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9章》怎样理解孔子对人的高下之分?
音频学<论语·季氏篇第9章>怎样理解孔子对人的高下之分? 16·9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