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为什么成为中国的诞生地

(0)

相关推荐

  • 百年前历史需再学习

    今日推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日将到来之际,回顾百年前中国历史,感恩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 一.百年前的中国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 ...

  • 中共早期领导人中没有头衔的最高负责人是谁

    在中共早期领导人中,瞿秋白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 论资历,他不是中共最早一批党员之一.论学历,也不是很高,北京俄文专修馆毕业,故其精通俄文,在早期中共领导人中俄文最好,这恰恰成为其脱颖而出的一大优势. ...

  • 百炼成钢|第四集 播火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珍藏着一顶清末民初的瓜皮帽.帽子的主人,是中共一大代表.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的董必武. 从前清秀才,到剪掉辫子的革命党,再到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是如何接触到马克 ...

  •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新文化 ...

  • 蔡和森:最早提出建党名称的中共早期领导人

    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早期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卓越的领导人.原双姓蔡林,名和仙,字润寰,号泽膺,学名彬,双峰县永丰镇人.1913年初考入湖南铁路专 ...

  • 中共第一个纲领的产生及未解之谜

    作者 / 吴志菲 1840年,急于向海外扩张的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穷凶极恶地发动一次又一次对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妥协就 ...

  • 中国共产党简史(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主要的三个历史因素: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背景 ...

  • 历史,终将还你以清白

    近日,央视播出的历史剧<觉醒年代>引起好评如潮.<觉醒年代>以新文化运动唤醒民智为起点,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标志,通过群像刻画,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历史的说,没有这一代人的 ...

  • 在上海,赵世炎的家

    .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沈轶伦 日期:2021-07-30 (1/4) ■ 本报记者 沈轶伦 "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 19岁从这里出发的青年,26岁时将生命终结在此 ...

  • 中共建党经费来源探秘【2】

    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 诚如胡适所述,北京同人此时聘陈独秀在上海专任<新青年>编辑,并每月从编辑部用度中划拨编辑费100 元作为陈氏的收入.1920年12 月,陈独秀赴广州前,特为致函北京同 ...

  • 《1921》让百年前的“青春”有了清晰的画面

    100年前,有一场隐秘会议,在上海法租界召开.这是一次智慧.勇气与意志的比拼,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创业团队".   100年前,有一群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在国家和民族的危 ...

  • 中共一大这么重要,为什么李大钊、陈独秀都没有参加?

    原创2021-07-13 17:35·清晨大路谈历史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共产党来说,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还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 ...

  •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7-05 03:09[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回眸]作者:张以楠1921年6月3日,上海濡湿闷热.租界的洋人们正沉浸在因为异域财富而产生的快感与苦恼中.没有 ...

  • 新时代的建党故事是怎么讲的?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拍摄,黄建新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重大历史题材主旋律影片<1921>自官宣开机以来,引发多方关注.在6月11日晚的金爵盛典上,影片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终 ...

  • 读书|《中国共产党简史》精读笔记Vol.013:共产党早期组织

    013 中国共产党简史1-3-1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这一节主要叙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时间跨度为1920年到1923年,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党成立前的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和活动 ...

  • 《李大钊在京津冀的光辉足迹》之“就义北京”

    李大钊编辑的<新青年>第5卷第5号 李大钊为<新青年>的编辑方针与胡适等人的通信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位 ...

  • 易 舜 | 一百年前他们的身影

    1921年元月16日腊八节,新民学会在长沙的会友,再次相聚在文化书社.大家畅谈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大家畅谈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毛泽东说自己"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 ...

  • 李大钊:长夜茫茫破曙星

    李大钊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师生合影,前排左起第三人为李大钊. 李大钊 黑白木刻 郭伟利 作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光辉写照.他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国研究.讲授和 ...

  • “毁誉参半”陈独秀:一生为国家兴亡而奋斗,当今盛世如先驱所愿

    1942年的5月27日,四川江津(今为重庆江津)的一个小村庄中,一个老人在贫病交加之中停止了呼吸.这个老人,叫陈独秀,那个在后世毁誉参半,留下无数传奇的陈独秀. 陈独秀"独秀"这个 ...

  • 当陈独秀遇上李大钊

    文字丨苍莽青山 图丨北堂文学舍  底图丨网络 当陈独秀遇上李大钊 南陈北李,两大星辰.漫漫长夜,吾辈仰承. 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与决议.至 ...

  • 中共建党经费来源探秘【3】

    综上所述,共产国际给予上海发起组的资助,主要是在印刷与开展宣传活动方面.然囿于经费匮乏,这种资助的规模.稳定性和持续性都是值得存疑的.到1920 年10 月底,苏俄最后一次汇款给上海的维经斯基,随后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