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如何承接天地间盛大的阳气
立 夏
2021年5月5日
辛丑年三月廿四
14点47分01秒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天地间的阳气进一步上升,
阴气进一步下降,
阴阳之气深度交合,是泰卦的卦象,
万物从此走向通泰繁茂。

随着天地之气的变化,
人的生理状态也在发生着一定的改变,
身体里的阳气越来越旺,充于体表,
但内在脏腑的阳气却趋于虚薄;
夏季五行属火,所以夏季心气旺盛,
心主血脉,因此气血运行旺盛,出汗多,
但心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心火如果太旺也容易心浮气躁,损伤心神。
因此在健康养护中如何趋利避害,
古人早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夏季是天地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
所以第一养生原则就是“养阳”,
夏季就要热一些,亲近太阳,
不可随意贪凉,这样反而会伤害“阳气”。
夏天要使人的精神意志
像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一样,
郁郁葱葱,斗志昂扬,
但切忌发怒,要心平气和,
该表达要表达,该宣泄要宣泄,
使机体的气机宣畅,
这才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
1
晚睡早起
立夏以后昼长夜短更明显,
起居上要晚点睡,早点起,
这里的“晚睡”是相对的,
孩子再晚也不要超过晚上九点入睡,
成人不超过晚十一点,
只要太阳升起了就可以起床了。
晨起多进行户外的活动,
沐浴在天地的清明的“阳气”之下。
这样的作息对孩子各脏腑的发育非常关键。

2
增加午睡
夏季养“心”是最好的时节,
从一天的时间来看中午11点至下午13点,
古人称为午时,
是人体心脏当令得时段,
这个时候午睡,
对于养“心”有很大好处。
午睡时间因人而异,
一般以1小时为宜,
时间过长会影响孩子夜晚的睡眠。
午休时不要贪凉,
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
3
不要贪凉
随着天气转热,
人们喜欢接近凉的东西,
如吹空调,
吃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
就连很多平日阳气不足的孩子
夏天都告别了手脚冰凉,
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此时是最旺的,
但夏天的热,万物的繁盛,
其实是表象,
此时人体阳气趋于体表,
脏腑功能却相对薄弱,
过食生冷往往短期会造成
腹痛、腹泻、厌食的症状,
长期则对脾胃损害较大,
最终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
而且身高、脏腑的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而天热出汗多,腠理开泄,
也容易被空调的凉风趁虚而入,
因此夏天虽热,
却反倒容易发生寒症,
所以我们不能被热这一表象迷惑住,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追求一些清凉,
但切忌贪凉。
推荐一款适合立夏食用的粥:
莲豆麦仁粥
[主料]:
莲子30 红小豆50克
[配料]:
小麦100克
[调料]:
白砂糖5克
[做法]:
1、莲子、红小豆、麦仁(小麦)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
2、锅内加适量水烧开,加入莲子、红小豆,麦仁煮开,转中火煮半小时。
3、以孩子的口味习惯调味也可加白糖食用。
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补虚止汗、清热除烦之功。莲子,味甘、涩,性平。具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的作用。此粥能够健脾养心、清心除烦,对于帮助孩子健康的度过立夏这个节气非常的有帮助。
(1岁以上儿童可以食用,发热、严重便秘时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4
防内火
今年的立夏节气主气客均为火,
所以容易出现火热性病症,
出现胃痛、呕吐、腹泻、头晕的病症,
情绪上也容易让人心情烦躁,
家长们要把握住孩子的饮食,
避免孩子进食较多的荤腥、煎炸类食物
尤其是鸡肉,羊肉,
容易“动风”、生火,
要多带孩子去户外郊游,
接触大自然,沐浴阳光。
此外还要结合“静养”,
培养孩子一些静的爱好,
如如绘画、书法、下棋、背诵诗词等,
帮助孩子保持情志的舒畅、平和。
5
看到繁华中的“假”
对于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
“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
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虽说这里的“假”通“至”,
并不是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意思,
但我一直觉得这句话既然这样流传下来,
可能是古人在有意无意间提醒着我们,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顺境中,
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而是更需要保持理智、冷静。
就像困扰很多爸妈的教育“内卷”问题,
现在卷进去的不光是上学的孩子,
就连幼儿园也开始了。
当我们周围都是学得多、学得早的孩子,
他们出色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各种鸡娃的理念、方法备受追捧,
给孩子报补习班、辅导班、提高班
成了大势所趋。
但谁又能关心这样的学
其实并不符合孩子心智成长规律?
谁又能看到在课业重压下
孩子的心理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呢?
多少孩子到了初中后
开始厌学、焦虑、抑郁,
这就像被夏天表面上的繁荣所迷惑,
肆意妄为,直到秋冬才尝到苦果一样。
越是鼎盛繁华,越隐藏着衰败的因子,
因此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是天地循环之道,
而我们只有尽可能减少
不必要的恐慌和欲念,
才能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
胜不骄,败不馁,
这才是持盈保泰的长久之道。
中医生活化,生活中医化
微信号|miaoshou-lianhua
牛妈学院|牛妈小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