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略知略知》之“凭海”:那一天的海,向你诉说了什么?
相关推荐
-
德意志,雾海上的漫游者
它的审美观其实早已将你洗脑,只是你还不知道. 而它背后,潜藏着德意志特有的民族悲情. 这又是一篇借艺术谈历史与思想的文章. 像之前的<现实版樊胜美案:真的有父母会PUA自己的孩子!>的文末 ...
-
弗里德里希 Friedrich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1794-1798年就学于哥本哈根美术学院.1816年起在德累斯顿学院任教.其作品 ...
-
解读 | 哈德逊河旁的艺术家们,宛若天堂的美国
按照我们的常识去划分,会把西方传统架上绘画分为三大类别:肖像.故事.风景. 肖像和故事画出现得很早,而与大多数人认知不同的是,独立风景画的出现是很晚的事情--要一直等到十七世纪时的荷兰才有职业的风景画 ...
-
奥地利画家弗里德里希·冯·阿默林(Friedrich von Amerling,1803-1887年)
奥地利画家弗里德里希·冯·阿默林(Friedrich von Amerling,1803-1887年) 奥地利画家弗里德里希·冯·阿默林(Friedrich von Amerling,1803-188 ...
-
《名画,略知略知》之“乐章”:无声音符,与时光相和的回响
乐章中的音符肆意跳动着,它像是一支无形的画笔,在抽象的无字诗篇中演绎着心弦的律动.音乐的华章是弹拨者的低吟浅唱,那些单纯的声音即使在今日,依然呈现着自然而微妙的回响. 来自心底的旋律唤起了人们不易表露 ...
-
《名画,略知略知》之“港湾”:水光无声,你听到了谁的呼唤?
在海洋与陆地的交汇之处,总有忙碌的港湾.出海的渔船满载而归,远航的风帆呼呼作响.当月光层层涌入港口,群船也收敛了驿动的情怀,像是一幅幅轻描的油彩画. 执笔舒韵律,婉约颂诗音.港湾的本色在柔光中盛放,与 ...
-
《名画,略知略知》之“使者”:双翼之下,谁是下一个收信之人?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使者,他精致优雅.孤寂阴森.那一身撩人心魄的"美",无声飘过.有谁知道,他将落在何处? 每个使者似乎都拥有一双翅膀,这是他们的灵魂,展开时昙花一现,唯有收信之人才能 ...
-
《名画,略知略知》之“相约”:是谁,画下了爱情里的你我?
和风款款起舞,繁花再叙心语,时光的河逐渐流成舒缓,那些交错的身影,在相约的一瞬,是这般的安然.似乎已忘却相遇于何时何处,曲过无声,思绪却留下了一段牵绊. 几个世纪后,人们深情地欣赏着这些甜美的画面,回 ...
-
《名画,略知略知》之“形影”:岁月无双,时光定格的双人像
形影之间,花开花落,往事在笔墨中珍藏,留一纸深情的墨迹,彼此的幽香在今世短暂的相逢.静候如初,形影之间观世事,是谁羁绊了无关风月的人生?那甜蜜的旋律不仅站在封存的繁华里,也隐藏在<名画,略知略知 ...
-
《名画,略知略知》之“烛火”:在幽暗中,你看到了谁的双眸?
何时,你会点燃一支烛火? 昏暗中,风发现了一支烛火,一簇火苗颤巍巍地抖动着,连带着投射在一旁的影子也跟着轻轻地摇曳.点燃的烛火刺痛了黑夜,却照亮了美丽的面孔.指尖轻触着欲拒还迎的灼热,在幽暗中,你看到 ...
-
《名画,略知略知》之“盛装”:时光中的伊人,华裳里的倩影
每一件服饰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绫罗之下也都有着别样的故事.从裹体到褴褛之衣到华美的宫廷礼服,世事变迁,服饰却记载下时光的气味. 霭霭烟雨,已褪去了鎏金的盛装,一枕蓝梦掩映菱花镜,眸光流转,羞红了一阕婉 ...
-
《名画,略知略知》之“蓝夜”:星月背后,悬停在时间始末的忧伤
黄昏过尽,暮色就是一条毯子,愈织愈厚.那缕蓝色的薄纱悄悄地笼罩着夜空,朦胧的山.斑驳的树似乎成为视野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迷离微茫,是这蓝夜的细语:暗香幽远,是这蓝夜的芬芳:喁喁呢喃,是这蓝夜的忧伤-- ...
-
《名画,略知略知》之“囚鸟”:禁锢的童年,是谁按下的暂停键?
命运的桎梏,像是一堵坚实的围墙,禁锢其中的生命只能在有限的边界里奋力地挣扎.游弋.他们是没有选择的"囚鸟",在无形的束缚与困顿中,似乎早已忘记了如何飞翔. 有限但却无形,时间在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