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战争:大唐猛将李嗣业横扫10万燕军,最终成功收复长安
相关推荐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 (八)开辟南方战场
当河北一片混乱,尤其是当朔方军从山西抽出手来进入河北后,燕帝国的中央指挥部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河北大乱的时候,安禄山只给了史思明五千精锐,当朔方军源源不断的进入河北的时候,燕帝国中央也基本采取的是对等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五)
至德二载,即公元757年的二月,唐军收复长安的战斗正式打响,唐军最初的战略构想是西线凤翔-武功唐军与东线河东(运城)-潼关朔方军双锤出击,一面切断洛阳唐军与关中唐军联系,同时左右夹击,使燕军长安军团首 ...
-
决定唐朝生死存亡的一战:八小时斩首六万,为大唐续命一百五十年!
公元755年12月,唐玄宗晚年机关算计,聪明反被聪明误,导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举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也有有史以来唐朝所经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一次叛乱,安禄山率 ...
-
唐军眼看就要溃败,一大将解开战袍,丢盔弃甲,立下头功
发生在公元755年底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次标志性事件.这次叛乱刚发生,唐玄宗就逃离了长安,将京师让给了叛军.安禄山攻下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势力达到了顶点.然而,安禄山却仅仅过了一把瘾,就在公 ...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 (四)郭子仪闪亮登场
十二月十五日,高仙芝与封常清退到陕郡,十八日皇帝就下诏,让监军边令诚军营中阵斩了高仙芝与封常清. 高仙芝与封常清多年来南征北战,屡立奇功,是帝国功勋卓著的宿将,也是帝国十大元帅级别的高级将领,如此赫赫 ...
-
此物最相思(第361章)
自757年2月平定了李璘的谋反后,李亨加快了收复长安.洛阳的步伐. 早在2月末,李亨就派遣仆固怀恩出使回纥,向回纥借兵.回纥答应了,条件是让李亨将次女宁国公主嫁给回纥昆伽阙可汗,将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昆 ...
-
唐朝最神奇败仗:郭子仪的六十万大军,因一场狂风惨败
HISTORY 唐朝乾元二年三月初六,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调集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叛将史思明率五万精兵驰援,双方在邺城郊外展开一场大战. 这场战争初期异常的顺利,周围的县镇很快被收复,官军来到邺 ...
-
光复西京(资治通鉴卷二二〇之一)
郭子仪知道回纥兵强马壮,能征善战,就向肃宗提议多征回纥兵马参与平叛.回纥怀仁可汗也非常积极,他派他的儿子叶护和将军帝德等人率领四千精兵来到凤翔.肃宗亲自接见叶护,设宴款待,赏赐了大量财物,对于回纥人的 ...
-
大唐命运转折战:香积寺之战,铁骑对陌刀,4个时辰斩首六万余!
<资治通鉴·唐纪>中有记载:"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从午时至酉时,短短4个时辰,斩首6万余众.这状况想也知道,定是血流成河,尸骨如山.那么这到底说的是 ...
-
《唐玄宗时的那些事》之十七:广平王收复两京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二月,肃宗驾临凤翔(今郏西宝鸡市),陇右.河西.安西和西域各国的兵马也会聚来了,江.淮的粮食物资也到了凤翔.李泌建议先派安西和西域的兵马直奔东北,夺取叛贼巢穴范阳,彻底根除叛乱 ...
-
194篇:5万大败60万,史思明咋就这么牛?
本文合计4700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194篇 5万大败60万,史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