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中焦宣痹汤
相关推荐
-
为啥痛风多湿热,分享中医学家刘渡舟治疗湿热痹临床经验,快收藏
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412期 中医学家刘渡舟:痛风分四痹--行痹.痛痹.着痹.湿热痹 自<素问·痹论>中的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盛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 ...
-
治疗痛风发作的常用药对
萆薢与泽泻 萆薢性平.味苦,归肾.胃经,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用于治疗膏淋.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等.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
-
宣痹汤,宣痹止痛!痛风,类风湿均可治
杨勇50岁,左内踝关节红肿热痛3日. 3日前杨勇因工作劳累,饮酒过量,左内踝关节于当晚出现疼痛,局部红肿发热,着地行走时疼痛加剧,坐卧则疼痛稍减.伴心烦口渴,溲黄便结.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 ...
-
痛风小妙方——罗永佳教授用药经验谈
#痛风##健康头条# 中医学并无"高尿酸血症"等病名的记载,本病的中医病名归属,属"历节病"."痹证"范畴.<金医要略>中的&q ...
-
《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中焦宣痹汤
清代名医吴鞠通,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在坊间,素有"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之说,吴鞠通通晓温病,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 ...
-
【陈潮祖:中焦宣痹汤-治急性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中焦宣痹汤(<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15g 连翘10g 山栀10g 半夏10g 滑石15g 赤小豆皮10g 薏苡仁30g 防己15g 晚蚕砂(布包煎)20g 痛甚者,加 ...
-
中焦宣痹汤在急症中的运用
中焦宣痹汤在急症中的运用 来自维普期刊专业版 中焦宣痹汤系吴鞠通治温热深入骨骱的名方,由连翘,焦栀子,蚕砂,赤小豆,薏苡仁,杏仁,木防己,滑石,半夏组成,原方主治"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颤热 ...
-
跟诊感悟-中焦宣痹汤治疗水肿(下)
跟诊感悟-中焦宣痹汤治疗水肿(下) 接上文-- 为什么选择中焦宣痹汤呢? 我们看吴塘对此方的认识:湿聚热蒸,蕴於经络,寒战热炽,骨节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 湿聚热蒸,蕴於经络 ...
-
【陈潮祖:中焦宣痹汤-湿热痹 痛风】
中焦宣痹汤 (<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15g 连翘10g 山栀10g 半夏10g 滑石15g 赤小豆皮10g 薏苡仁30g 防己 15g 晚蚕砂(布包煎)20g 痛甚者,加姜黄 1 ...
-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3
<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清代:吴瑭 一.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 ...
-
『古方新解』以升降中焦为定法——《温病条辨》加减正气散用方浅释
藿香正气散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芳香化湿,解表和中,能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9)各家论温病之中焦篇(上)吴氏温病条辨
编者按:继<伤寒论方解>之后,<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也已分作三十九条消息全部发送完毕.从今天起,我们将以<先君温病笔记>为题,继续推送由王东海先生整理的他父亲王济生 ...
-
中焦淤滞体质,该怎么改变呢?(1)
昨天我们聊到中焦淤滞的孩子,容易扁桃体发炎或者得鼻炎. 那该怎么改变呢? 第一,吃素一点,量要少些,尤其是晚饭. 晚上身体要休息了,大部分能量都自动回收到下焦深处了,中焦如果还有很多难以消化的东西,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