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恋爱里,“可爱”最确切的翻译

(0)

相关推荐

  • 《恋人絮语》:一部肺结核病患者的恋爱体验之书

    罗兰·巴特:一个患肺结核的生机勃勃的创作者 1915年11月,罗兰·巴特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的瑟堡.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在一次海战中英年早逝.当时巴特还未满一岁. 九岁时,巴特随母亲迁往巴黎.巴黎郊野的旖 ...

  • 罗兰巴特:等待

    等待(等约会,信笺,电话,归来).情人不经意的拖延,却引起了这边的搔首踟蹰. 1.<等待> 我在等待一次来临,一个回归,一个曾允诺的信号.这也许是徒劳无益,或极其可悲:Erwartung( ...

  • 《恋人絮语》罗兰巴特

    梁文道:我们很多人大概没有注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的表达是有各种各样的文法跟规矩的,甚至这个情感的表达,不该说是情感表达,甚至爱情本身也是有它的文法,悲情本身也是有它的文法.比如说我昨天给大家介绍的 ...

  • 絮絮叨叨——致敬我亲爱的罗兰·巴特

    <恋人絮语>是罗兰·巴特最畅销的书,也是其文本实验的经典之作.不只是讨论爱情,也渗透了许多结构主义的思想火花,诗一般的语言更是令人深深沉醉.正是从这本书开始,巴特温柔细腻的写作气质与洞察力 ...

  • 我读|再读罗兰•巴特/《S/Z》罗兰▪巴特著 涂友祥译

    再读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不是一位散淡的人.他是大法兰西学院教授,粉丝多多,追随者和门徒绕膝.可想而知,因为太显眼,也常常招来愚蠢的对话者,就像诸葛亮一样,总是有人向他提问,这个怎么办那个怎么看,而这 ...

  • “没人愿意谈论爱情,除非是为了某某人。”——罗兰·巴特

    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罗兰·巴特 <恋人絮语> 一方面,我相信自己对你的了解超过其他任何人,而另一方面,我又常常意识到你的不可捉摸.不可控制.不可探寻这一事实.换一种 ...

  • 文 | 罗兰·巴特:等待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等待 等待(等约会,信笺,电话,归来).情人不经意的拖延,却引起了这边的搔首踟蹰. 1.<等待> 我在等待一次来临,一个回归,一个曾允诺的信号.这 ...

  • 罗兰·巴特城市符号学观点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公元1915年11月12日-公元198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出生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逝世于法国法兰西岛,享年6 ...

  • 罗兰·巴特《恋人絮语》:“骚狐狸”

    罗兰·巴特 美国批评家萨姆·安德森说:"在20世纪中期的法国理论家中,罗兰·巴特是有趣的一个,福柯强悍.德里达模糊.拉康神秘."的确,作为法国符号学理论大师,结构主义的思想家,在罗 ...

  • 一千零一夜之第98夜:罗兰巴特的夜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法国社会评论家及文学评论家,早期的著作在阐述语言结构的随意性及对大众文化的一些现象提供类似的分析.在<神话学>(Mythologies, 195 ...

  • 罗兰·巴特:这便是地地道道的柔情

    也说不上是悲还是喜,有时我真想让自己沉浸在什么里面.今天早晨(在乡村),天阴沉沉的,又透出几分暖意.我惆怅极了(却又说不上是什么原因).脑海里掠过一丝轻生的念头,但又没有怨天尤人的意思(我并不想要挟什 ...

  • 雅集|重温罗兰•巴特

    今年是"中法文化之春"的第十年,也是法国结构主义思想大师.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的百年之诞.轻安非常荣幸与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在这个重要的艺术节中共同承办罗兰·巴特的纪念活动,这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