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别找事儿(短篇小说连载2)

特别提醒:此文为短篇小说,人物和情节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明天大结局,希望读者继续阅读。

3

李九成来到村部的时候,马晓波正在埋头填写《贫困户明白卡》。上面要求,村里的贫困户明白卡一式三份,全部由第一书记一个人填写,而且特别要求要手工填写,不得电脑打印。为此,马晓波没少熬夜,可是,干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干完。马晓波很专心,李九成的到来他丝毫没有察觉。

李九成见马晓波不搭理自己,便把手中的鸡骨头仍在了马晓波的办公桌上,大声说:“马晓波,你赔我的花花。”马晓波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原来是李九成。

马晓波说:“老李,你有啥事儿?”

李九成说:“你陪我的花花。”

马晓波问:“花花是谁?”

李九成说:“花花就是俺家那只芦花老母鸡。”

马晓波扑哧一下笑了。他说:“老李,你看我忙得不可开交,你别没事儿找事儿好不好?”

李九成说:“马晓波,你偷吃了俺家的花花,怎么还想赖账不成?”

马晓波看李九成怒气冲天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他放下笑脸,问:“你说我们工作队偷吃了你的鸡,你可有证据?”

李九成说:“这就是证据。我家的花花是前天丢失的,可你们昨天还在吃鸡。”

马晓波一下子愣住了。昨天,工作队的伙上是吃了一只鸡。可是,这只鸡是工作队的小赵买的。至于小赵究竟在哪里买的,这只鸡是白的还是花的,究竟是不是有人偷了老李的鸡卖给工作队,马晓波什么也不知道。因为,这些天他一直在填写《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做饭的事儿一直是小赵负责的。

马晓波给小赵打了一个电话,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儿。他对李九成说:“老李,你搞错了。昨天,我们是吃了一只鸡,不过,这只鸡是从贫困户魏四家买的,是一只白色的公鸡,不是芦花老母鸡。现在,鸡毛还在垃圾桶里,不信,你可以去核实。”

李九成当然不相信。他说:“马晓波,你不要耍赖,等我拿到证据,你必须在村里的大喇叭上给我道歉。”

马晓波也生了气。他大声说:“老李,你没事儿别找事儿,如果真是我们工作队偷吃了你的鸡,别说在大喇叭上给你道歉,我会主动要求县委组织部给我处分。你动脑子想一想,我们是下来扶贫的,怎么会偷吃老百姓的鸡?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

李九成相信工作队是有钱买鸡吃,但是,他更相信马晓波会报复自己。因为,在李九成看来,当官的没有一个是好东西。他拿起桌子上的鸡骨头,气冲冲地往外走。出门的时候,他狠狠地说:“马晓波,你等着,我绝不会放过你。”

4

李九成提着鸡骨头,来到驻村工作队驻地门前。他找了一根棍,仔细地翻找。果然,李九成找到了一堆鸡毛。不过,这鸡毛是白色,不是花色的。很明显,马晓波吃的鸡是小赵从魏四家买的,不是自己家的花花。

其实,从村部出来,李九成很快就意识马晓波没有偷吃自己家的花花。李九成之所以突然产生这种想法,不是他相信了第一书记马晓波的辩解,而是看了村部公示栏的一张公示。

这是一张《梨花村村民委员会关于清退不合格贫困户的告示》。按理说,清退不合格贫困户,这与李九成也没有多大关系,更与马晓波偷没偷他家花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可是,李九成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与他前些天写的一封检举信有关。

说实在话,村里真正的穷人当上贫困户,李九成心里虽然不满意,但只是发发牢骚而已。李九成有四个闺女,一个儿子。那时候,计划生育紧。为了生儿子,李九成带着老伴东躲西藏,终于把儿子生了出来。李九成拼命打工挣钱,可是,五个孩子们要吃饭,要上学,再加上计划生育罚款,家里还是穷得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李九成两口子拼死拼活,总算把五个孩子抚养大。如今,孩子们都成家了,都有出息了,国家却实行扶贫政策,那些懒汉躺在床上就能拿到国家补贴,李九成每次想到这些,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

当然,最让李九成最看不惯的是那些有钱有房有车有工作的人家也当上了贫困户。李九成想直接找马晓波揭发这些假贫困户,但是,他对马晓波不放心,担心走漏了风声,这些人家报复自己。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但是,李九成还是咽不下这口气。经过几天苦思冥想,李九成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写一封揭发信,直接邮寄到县扶贫办。为了把事情做得天衣无缝,李九成把信写好后,还特意跑到省城去邮寄。

村部门口这张告示,李九成看了三遍,他揭发的龙飞虎、王改英、李歪嘴等7户人家都是榜上有名。除此之外,还有几家他所没有想到的。李九成想,马晓波说得没有错,他们工作队是县里派来的,再说也是干部,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只鸡而坏了自己的名声。但是,如果那些假贫困户知道是俺李九成告了他们,这些人可是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特别是那个李歪嘴,家里养了一群牛,手脚还不干净,见了别人的东西总想拿回家。

李九成越想越清楚,一定是李歪嘴偷吃了自己家花花。他把手里那袋鸡骨头扔到垃圾桶里,吐了一口吐沫,在心里狠狠骂道:“李歪嘴,你妈那个毛,我让你不得好死。”(未完待续,图片摘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