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陕西·碑林博物馆

沿着西安永宁门东侧的城墙漫步,行不多远,便会遇见一座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古建筑群,它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始建于1944年,是陕西最早创建的博物馆。其源头可追溯到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西安碑林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保藏唐《开成石经》《石台孝经》及颜真卿、柳宗元等人的书法名碑而兴建,崇宁二年(1103年)迁于现址。经历代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最终建成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

开成石经 图片来源:西安碑林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约3.5万平方米,形成了前有孔庙、中有碑林、西有陵墓石刻、东有佛教造像的“一轴两翼”式展陈格局,馆藏文物1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组134件。这里藏品浩瀚,名碑如林,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宝库”“书法艺术的渊薮”“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书库”。

千年文脉传承

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安孔庙旧址。西安孔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后随碑刻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使孔庙、碑林、府学同在此地。如今我们看到的多为明清建筑遗存,砖红的照壁、高大的太和元气坊、古朴的泮池、肃穆的棂星门、庄严的戟门,让人浮想孔庙昔日的恢弘壮丽。

迈过戟门,可以看到东西两侧各陈列着一件国宝级文物。东侧是一口青铜大钟,因铸成于唐景云二年(711年),故得名景云钟。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介绍,中国目前有195件珍贵文物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就有3件,景云钟便是其中一件。景云钟重约6吨,高247厘米,口径呈别致的六角弧形,从上到下分成3层18格,格内分别雕刻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等精美纹饰。钟顶端饰有一只蹲兽“蒲牢”,相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喜爱音乐、善于嘶鸣。钟身正面292字的骈体铭文,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是李旦鲜有的传世字迹中的佳作。景云钟最初悬挂于唐长安城景龙观的钟楼上,历经千年沧桑,依然有着清亮浑厚的金石之声。“为保护景云钟,现在已不再敲击。”白雪松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进行录音,每年除夕之夜作为辞旧迎新的钟声播放。”

景云钟 图片来源:西安学习平台

与景云钟相对的是大夏石马,体态匀称,雄浑健壮。马前蹄中间刻有“大夏真兴六年(即424年)……大将军”字样。大夏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在陕北统万城建立的政权,存世仅24年。据考证,大夏石马出土位置可能是赫连勃勃长子赫连璝府衙遗址。它是现存唯一有大夏纪年的文物,填补了这一时期文物史料的空白。

沿着中轴线往北,来到碑林的标志性建筑碑亭。碑亭红绿相间,双层飞檐,牌匾上“碑林”二字为清代名臣林则徐题写。亭中矗立着西安碑林迎客第一碑——《石台孝经》。《石台孝经》刻立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碑身由4块青石组合而成,碑底有三层石台阶。石台上的蔓草瑞兽、碑首四面的瑞兽浮雕、美轮美奂的卷云花冠,彰显着盛唐碑刻艺术的精妙。“这座石碑最为显贵之处在于它的文字。”白雪松介绍,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以隶书抄写的孝经,碑侧有唐玄宗作的行书批注,正面碑额由太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篆书题写,融汇两代天子不同书体于一身。《石台孝经》以其独特的形制、经典的内涵、精美的帝王书法,在古代碑刻中独树一帜,价值非凡。

名家书法林立

在碑亭之后,依序分布着碑林的七大展室,展出了碑林所藏的碑刻精品。西安碑林藏有汉代至民国碑刻、墓志4000余方,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序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展现了中国文字发展和书法演进的轨迹,映射出不同时代的艺术水平和精神追求。

“西安碑林是书法爱好者的圣地,这里集中了历史上诸多杰出书法家的传世名作,字体全、质量精、数量多。由于大部分作品纸本已损毁或遗失,只留碑刻,这些石碑更显珍贵,成为书法研究、临摹研习的范本。”白雪松说。

东汉隶书《曹全碑》流宕俊美,是现存汉碑中最为秀美的珍品佳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广武将军碑》《邓太尉祠碑》《司马芳残碑》体现了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风格。唐代名家作品最为丰富。欧阳询《皇甫诞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皆为楷书典范之作,张旭《肚痛帖》、怀素《草书千字文》让人一窥“颠张醉素”的纵逸豪放,李阳冰《三坟记碑》再现篆书风采。唐以后的书法名家,如苏轼、米芾、赵佶、赵孟頫、祝允明、董其昌等亦有留存。

“怀仁集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是颇有特色的一件珍品。”白雪松说,此碑将唐太宗李世民、佛学家玄奘、“书圣”王羲之联系在一起,因此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内容包括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撰写的序文、答敕,太子李治作的记、答词,玄奘法师谢表和所译的心经。唐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精选出《大唐三藏圣教序》包含的字,有一些实在找不到的字便拆偏旁部首来组合,历时20多年集成此碑,再现了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

除了汇聚历代书法精粹,许多碑刻文字记载了典章经制、历史事件、地理风貌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开成石经》是现存最厚最重的一部石质图书。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所刻的熹平石经起,中国历史上共有7次刻经,除清代乾隆石经因距今较近保存较好外,其余6次刻经里唯有唐开成二年(837年)刻成的石经至今仍保存完好。《开成石经》历时7年刻成,共114方,282面,65万余字,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等12部儒家经典和《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儒经字样典籍。它被誉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对研究经学史、政治史、书法史等有着极大的价值。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我们馆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碑。”白雪松说,“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景教”指基督教的一个派系。此碑刻立于唐建中二年(781年),较为详尽地记述了景教的基本教义及其在中国近150年的传播史,是迄今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中国基督教文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印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气质,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的文物目录。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图片来源:西安学习平台

石刻精品荟萃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不仅可以鉴赏名碑,还能看到形式多样的石刻艺术品。博物馆中轴线左侧的石刻艺术室,匾额为陈毅元帅所题,室内陈列的主要是陕西出土的汉代至明清陵墓石刻,闻名中外的“昭陵六骏”便展示于此。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园内的石雕,以李世民开国征战时骑过的六匹骏马为原型,马像蓝本由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制。每匹骏马浮雕均由整块巨石雕琢而成,刀法圆润,刻工精细。骏马姿态神情各异,有的踏出仪仗步伐,有的身中数箭,生动表现出战马驰骋沙场的壮烈情景,传达出勇毅忠诚、无往不前的精神气质。据介绍,“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早年流失海外,馆内展示的是复制品。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特勤骠”“青骓”“什伐赤”“白蹄乌”均被列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昭陵六骏”之“青骓”。 图片来源:西安学习平台

石刻艺术室中还有东汉双兽、汉画像石砖、唐李寿石椁及墓志、唐献陵犀牛石雕等精品。在一尊造型独特的石棺前,白雪松驻足介绍:“这尊石棺发现于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格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静训墓。李静训,字小孩,她拥有隋与北周两朝皇室血统,深受宠爱,却在9岁夭折,皇室只能用隆重厚葬来寄托哀思。”石棺呈面阔三间的殿堂式造型,雕刻逼真精致。“隋代宫殿没有存世,李小孩石棺为研究隋代宫殿建筑形制提供了重要参考。”白雪松说。

2010年建成的新石刻艺术馆以“长安佛韵”为主题,展出150余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体现了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在这里,可以看到融佛道形象于一体的北魏造像碑,肃穆优雅的北周五佛,有着“东方维纳斯”美誉的唐代汉白玉菩萨残像等。2011年,“长安佛韵”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近年来,西安碑林博物馆不断探索活化馆藏资源、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方式。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重温传统节俗,感受文化熏陶。线上展览、线上教育课程、AR系列社教读本等一经推出就备受好评。今年2月,西安碑林博物馆在“淘宝直播云春游”中人气爆棚,白雪松也因此“火出了圈”,成为文博领域的“顶流”主播。目前,白雪松的“国宝名碑脱口秀”已进行约30场,总观看量超过200万人次。未来,西安碑林博物馆将在“互联网+文博”上持续发力,运用先进技术、新颖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

相关推荐

  • 碑林,书法爱好者的天堂——西安七日游之第7日(3)

    ★旅游地点:西安碑林博物馆 回到西安市区,时间已经不是太早,去碑林时间有点紧,但总是聊胜于无.对于这座创建1078年,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艺术宝库,总要去瞄两眼吧?虽然对于碑刻,其实我 ...

  • 长安行记: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卢照邻写过名篇 <长安古意>,把初唐时代的长安繁华尽展笔下.无论是文学还是历史上,长安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志,融于中华文明之中.一直以来,心向往之,只不过四处奔波,也很 ...

  • 千年风雨、大唐盛世,尽在碑林

    文/倪政南 摄影/大林 西安旅游,碑林并不是许多人的首选目的地,纵览兵马俑.徜徉华清池才是西安旅游的必去之地.但西安碑林实在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历史宝库,从佛教雕塑到碑文经典.从志铭棺椁到各色石像,可谓是 ...

  • 碑林:艺术的盛筵

    西安碑林博物馆创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196 ...

  • 行走西安---碑林-1

    西安碑林是一处著名的名胜,但是我以前几次来西安,都没有去看过.这次觉得应该是去一次了,看过之后才发现,与我想象中的书法碑刻不完全相同,还是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很值得一看. 碑林博物馆在西安城内靠近 ...

  • 碑林博物馆

    2010年1月和6月两次来西安,一次是开会顺带旅游,一次是旅游顺带开会.第一次开会之余旅游,因此景点都是匆匆而过,因此第二次时时间更加宽裕,看的也更加仔细.晚上的飞机到了西安,第二天吃过早餐,打车前往 ...

  • 在碑林:感受书法的嬗变和经典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到西安,碑林是我首选要去的. 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这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它始建于北宋 ...

  • 秦陵博物院铜车马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或将年内开馆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5-08 09:29 X 中新网西安5月7日电 (记者阿琳娜)记者7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围绕全面推进提升陕西文物事业建设水平,推动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日前陕西省文物局确定2 ...

  •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珍宝2

    作者:悦目赏心De古风遗韵 青铜双龙 战国-秦 此器物为征集品,显然不是实用器,也许是礼器或装饰某种场所(场合)的?用途值得讨论. 蟠虺纹铜建筑构件 春秋 龙凤纹蒜头扁壶 战国 这只扁壶的装饰工艺与战 ...

  • [转载]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珍宝1

    原文地址: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珍宝1作者:悦目赏心De古风遗韵 陕西历史博物馆经过重新布展之后,我是第一次来.除了上面介绍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之外,还有一个专门展出何家村珍宝的馆,可惜 ...

  • 陕西历史博物馆——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对于我来说,去到西安,如果没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话,真的等于白来了.西安是中国文化历史底蕴最深厚的古都,而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是荟萃十三朝古都6000年历史的那颗明珠.西安是中国1200多年的政治文化经济 ...

  • 陕西历史博物馆18件镇馆之宝|干货

    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评鉴.定级,共有762件(组)文物评定为一级文物,其中18件(组)被评定为国宝级,居中国博物馆前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精美绝伦的 ...

  •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精品展

    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时代的烙印和见证者,171万件的藏品无一不在诉说着周秦汉唐的央央雄姿! 今天就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们先从西周开始. 西周 西周 「 盠方尊 」 盠是西周中期人,受周王 ...

  • 牛文物丨陕西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传说中价值半个香港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镶金兽首玛瑙杯长15.5厘米,口径5.9厘米,是用玛瑙整雕而成的一 ...

  • 超震撼60件文物,告诉你什么是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时代的烙印和见证者,171万件的藏品无一不在诉说着周秦汉唐的央央雄姿! 今天就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们先从西周开始~ 西周 西周 「 盠方尊 」 盠是西周中期人,受周王 ...

  • 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品文物

    (2021-05-21 20:54:00) 转载▼标签: 艺术文化图片分类: 古玩.文玩 g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