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汀阳: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就是中国本身

(0)

相关推荐

  • 言论|“当下性”与历史主义之双重面向

    "当下性"与历史主义之双重面向 吴冠军 晚近五.六年,汉语思想界最大的争论,实乃围绕着"中国特殊论"展开.在其新著<中国有多特殊>中,刘擎对诸种&q ...

  • 今日秦书day119:信仰是什么样的?

    提起信仰,诸位或许会首先想起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其实,信仰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我这里说的信仰,更接近于坚持.有对一种真理的信仰,有对一种文化的信仰,也有对家国情怀的信仰. 大千世 ...

  • 施劲松:考古的中国与“神性”的中国

    国家的形成是考古学界共同面对的世界性课题.  相比之下,探寻中国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却是中国考古学特有的问题.  言其"特有",当然不是因为探寻的对象是中国,而在于中国本身的独特性. ...

  • 边芹:我的精神冒险

    我爱你,   我做了这么多的梦,   我走了这么远的路,   我变不成其他东西,   只是攀附你的幽灵.   --致祖国    一.断裂人生 如果人的一生可以分成生存与认知两部分,那么我的认知人生就 ...

  • (连载8)《华表·中国》 ——透过汉字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续)内容提要 第十二章"天下文明".三皇五帝夏商周,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进入春秋战国,牛耕出现以及后来铁制农具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大量人力从繁重农 ...

  • 专访赵汀阳:世界图景中的中国思想

    作为一名高质量产出学术成果并为社会大量发声的学者,赵汀阳似乎在学术研究与社会生活这两者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以身处世外的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质朴地以中国自身逻辑来讲述自身故事,给世界提供一些普遍性的认识 ...

  • 赵汀阳:为何中国人总想“得道”, 却又不愿超脱?| 文化纵横

    ✪ 张文江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导读]近期,多地纷纷迎来今冬初雪.与雪天有关的诗歌创作中,唐代柳宗元在<江雪>一诗中塑造的遗世独立的"孤舟蓑笠翁"形象,对后世产生了 ...

  • 赵汀阳:人民需要思想,而不仅仅需要娱乐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 事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娱乐明星.都市写作(都市写作大概指的是小资读物.城市生活和梦想.励志图 ...

  • 世界丨赵汀阳: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山水是大地中的超越之地 历史.山水与渔樵 文 /  赵汀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历史之道是超越的,历史却不是超越的. 兴亡盛衰.成败荣辱.恩义情仇,或平常,或曲折,或无聊,或悲壮,俗世之事是历史 ...

  • 试图绕过理性和逻辑的思想很难成为理论 | 赵汀阳

    作者赵汀阳 选自<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原载<哲学研究>2020年第7期 思想本源既然是普遍的,就不会拒绝任何一种语言.每种语言都直达真实,因此都能看见普遍问题.但因其路径不同 ...

  • 学人书房之赵汀阳

    哲学家的书房 赵汀阳的书分为两处.在摆放着电脑桌的书房里,三面墙都是书柜,基本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客厅里有两处书柜,一处摆放着<莎士比亚全集>等图书,一处摆放着中华书局出版的< ...

  • 【观点】赵汀阳: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 ?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化研究的哲学语法 在今天很流行的所谓"文化研究"一般被默认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既有社会科学成分,又有人文知识成分,但其中似乎比较 ...

  • 【学点哲学】学者赵汀阳总结的10句话,警醒世人,揭露时代弊病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学者赵汀阳总结的10句话, 警醒世人,揭露时代弊病     苏格拉底和孔子式的开放性对话,可以让我们回归哲学的伟大传统和对本质问题的追问.--题记 ...

  • 赵汀阳:时间的分叉

    一.博尔赫斯的花园 存在于<特隆百科全书>里的特隆世界以心理学作为唯一基础学科,而其他所有学科都属于心理学的分支.特隆人所理解的宇宙只是思想过程,因此宇宙的存在就只有时间性而没有空间性.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