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8)《华表·中国》 ——透过汉字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续)内容提要

第十二章“天下文明”。三皇五帝夏商周,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进入春秋战国,牛耕出现以及后来铁制农具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大量人力从繁重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形成和文化精英的出现。知识不再是统治阶级特权,文化开始走下神坛,私人办学兴起。孔子杏坛讲学,传授《诗》、《书》、《礼》、《乐》、《易》,著《春秋》。人们开始关心物质生活以外的东西,关注自身价值,思考天、地、人,探索社会发展和人生意义。书写文字有目的记录人的言行,书籍出现与文化传播催生善与恶、美与丑道德观念的形成。开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觉醒年代,创造出无比辉煌和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树立起一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丰碑。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承接礼崩乐坏的西周末世,历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年代。周王室衰微,无力掌控天下,诸侯群雄纷争,改革与争霸并存。春秋每一霸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并踞天下,离不开变法维新。称霸与兼并战争以政治经济为后盾,改革变法能够迅速提升国力。春秋到战国,改革接着改革,战争连着战争,变法图强成了那个时代主旋律。出于争霸需要,诸侯国求贤若渴,一时间“楚材晋用”,不论身份、地位与名望,才能出众,虽贩夫走卒亦可脱颖而出。自由意识、创造精神、学术思想空前活跃,面对现实发表不同看法、提出各式方案、宣传自己主张,一时间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为各类文化精英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郡县制的出现和以儒家为代表的大一统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印度和希腊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该是多么富丽堂皇的文化盛宴,然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缺席,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和王权腐朽统治,直到中国汉代古埃及才在罗马军队进攻下彻底覆灭。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在物质世界里建起金字塔,轴心时代中华智者却在人类精神世界里建起一座高耸入云、万年不倒的文化金字塔。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商朝和春秋战国历史最为辉煌、影响最为深远。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书写那个时代创造的文字,生活在那个时代构建的精神家园。心存感恩,不忘先人。(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