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一》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相关推荐
-
君子:经典里的理想人格丨杂文随笔
理想人格即完美形象,是人们对于现实人生的规划设计和榜样建构.在中国文化经典中,"君子"代表的是理想人格. 一.<诗经>中的君子是生民树立的人格模范 <诗经> ...
-
董仲舒政治管理哲学刍议
董仲舒政治管理哲学刍议 范志礼 内容提要:一代大儒董仲舒在其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的"法天""正始""教化""更化 ...
-
董仲舒
(公元前179-前104) 西汉政治思想家.儒学宗师.河北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专治<春秋公羊传>,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为博士."为人廉直"(<史记·儒林列传&g ...
-
志·礼乐志(一)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道》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孟子字义疏证·天道 戴震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鸿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 ...
-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林泉高致·山水训 郭熙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一作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 ...
-
苏轼《教战守策》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 ...
-
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朝代: 不限 先秦 汉朝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更多收起 类型: 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遣悲怀三首·其一 [ 唐 ...
-
遣悲怀三首·其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朝代: 不限 先秦 汉朝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更多收起 类型: 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遣悲怀三首·其二 [ 唐 ...
-
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朝代: 不限 先秦 汉朝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更多收起 类型: 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遣悲怀三首·其三 [ 唐 ...
-
天问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 ...
-
狱中题壁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狱中题壁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
箕子碑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二 一般说来,伟大人物立身处世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危难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典传授给圣明的君主:三是使人民受到教化.殷朝有位贤人叫箕子,确实具备这三方面的德行而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