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董卿又火了:生命有厚度,灵魂有深度,便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妆容

随着央视《主持人大赛》节目的热播,作为点评嘉宾的董卿又火了!

比赛全过程节奏超快,主持人与嘉宾不煽情不做作,选手发言个个干脆利落,尤其是90秒即兴演讲环节,成为全场最嗨点。
网友把选手之间的PK称之为“神仙打架”:别人张口就是满分作文,我却只会在观众席上抓耳挠腮。
而作为点评嘉宾的董卿,更为观众们奉为“神仙中的神仙”。

每一次点评都让人如沐春风,却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不留痕迹地给出修改建议,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
近年来,董卿主持的节目数量锐减,曝光率也随之降低。但每一次出现,观众总会为她的气质所折服。人们从不吝惜把“国民女神”、“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等赞誉放到她的身上。
她的优雅端庄、温柔大气、知性从容,不禁让人感叹:董卿怎么美成了这样?
透过她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董卿的身上始终永远保持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永远如春笋渴望雨水般,节节向上。
就像科幻作家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说过的那句话一样: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壹
曾有人问董卿:一个女人永葆青春的秘诀是什么?
董卿回答道:“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我始终相信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在未来某一天发挥作用,使我变得更出色。”
这么多年来董卿不管多忙,都会保持早起跑步和睡前阅读一小时的习惯,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耽搁拖延……这种长期自律带来的美,看起来漫不经心,却让人无法抗拒。

对于董卿而言,这种自我成就的“自律与坚持”,大抵来自于童年时父亲的严厉教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董卿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董卿的父亲出身普通,靠刻苦学习考上了复旦。因此,他坚信努力就能改变命运。他把这种期盼,加诸在了女儿身上。每日抄写、朗诵诗词古文、晨跑一公里,是董卿的日常。

女孩子到了爱美的年纪,对着镜子学梳妆打扮,却招来父亲一顿呵斥:“一个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一到了寒暑假,父亲就安排董卿去勤工俭学,甚至不要钱都可以。
她最怕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因为父亲永远用挑剔的眼光看她,还总是在饭桌上点评她最近的不足。
小小的董卿,常常端着饭碗和着眼泪往下咽。及至成年,回忆起这段经历,她仍眼泛泪光。但是当记者问到“是什么样的遇见成就了今天的你”时,董卿没有迟疑地回答:“我很有幸遇见了我的父母,这是人生最初也是最奇妙的遇见,因为无法选择。”
当下,某些学者和媒体主张快乐教育:
“不要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东西,孩子快乐就好。”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扼杀孩子快乐的童年。”
很多家长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变得越来越“尊重”孩子,不逼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孩子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孩子说放弃就任他放弃了。
但这样的教育方式,表面上看是在尊重孩子,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山本耀司曾说过:“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尊重不代表放任,快乐不代表纵欲。孩子的成长,需要必要的引导和规范,宝剑锋利,磨砺而成。
贰

很少有人知道,董卿也曾经历过高考失败、工作受挫的坎坷经历。她的光芒,是从一次次的挫败中磨砺而出的。
高考时董卿一心想报考艺术院校,结果不尽如人意,只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她凭着身上的一股子倔劲儿,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要求越发严格。
毕业时原本是陪着同学去电视台面试,却因为谈吐得体,长相清秀,被浙江卫视选中。
董卿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只是她在面对挫折时,从不怨天尤人。
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董卿曾出现重大的失误。春晚邀请了马季先生之子马东参加相声节目,但是在介绍的时候,董卿竟然把马东介绍成了“马先生之子马季”。
一时间,网上对她的质疑和骂声如潮水般涌来。
晚会后,大家都去参加庆功宴,唯独董卿没有去。她独自哭了一场,擦干眼泪后,反思自己的不足,后来的日子里,也常以这件事来督促自己前进。
爱因斯坦说:“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坚强是什么?就是你无论经历了多少委屈与挫折,你都始终相信,未来总有那么一个高光时刻,配得上你曾经受过的苦。
不动声色的坚强,不断提升自己,才是一个女人最美的样子。
叁

看过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的朋友,相信都会被她的出口成章、金句频出所折服,每一句话都可作为写作素材。
而在节目中更为打动人的一点,是她作为聆听者的姿态。
董卿和脑瘫诗人余秀华对话的神态让人难忘,她没有怜悯,只是用眼神温柔的看着对方,不时点头表明自己在听。

对于那些“不一样”的人来说,能把他们当成普通人才是最可贵的。
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的人,言行举止都透着一种温暖,这种温暖,是肉眼可见的。
就像公认人缘好的何炅,在参加《奇葩说》时,马东说他:把自己放得很低,照顾每一个人。
说话舒服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对话的人放在了心上。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的人,言行举止都透着一种温暖。
节目中,董卿总是将身体前倾,认为这才是倾听时该有的姿态。
即使工作人员举着“坐回去”的大纸板提示董卿,她也不管不顾。尽管,那样可以让她更加好看,更加上镜。
她说:“镜头上的脸是否好看,并没有那么重要。”
上过节目的嘉宾,无一例外夸赞董卿为人体贴,善解人意。
人们都说董卿漂亮,实际上,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知性美”。
正如董卿自己说的那样:“如果美丽只是简单地用来做展示,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但如果美丽能够转化成一种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了。”
正所谓始于颜值,陷入才华,真正的美人,从来在骨不在皮,也正因如此,岁月无法败美人。

Professor点评:
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一文中写到: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生命有厚度,灵魂有深度,便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妆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