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相关推荐
-
苏洵 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③,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④.故曰'弊在赂秦也'. ...
-
战国老伙计们相爱相杀数百年,最后成败得失转头空!
战国七雄之间的盛衰兴亡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呢?战国之中一开始最牛X的应该是赵国,春秋第一强国晋国被赵.魏.韩三国瓜分之后,魏想联合赵伐韩,赵说韩是兄弟之国不可伐之.韩也想拉拢赵击魏,赵言魏是骨肉之邦 ...
-
苏洵:权书 六国第八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quo ...
-
战国 191 第二次被扣留——亲哥苏代来救场
上次为您说到,深陷敌营的苏秦通过三封加急的求救信,终于说服燕王把自己从赵国那里救了出来.虎口脱险之后,苏秦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没有回到燕国,而是直接去了齐国,并在齐国成功的说服齐闵王不要把蒙邑送 ...
-
原来“二百五”居然还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话说东周自平王迁都洛阳,以避西戎兵祸,西周以来分封的诸侯们就对周天子产生了轻视之心,于是列国就开始相互厮杀,而不听从周天子号令,到了晋国独大的时候,晋国内部又发生了相国智伯独揽大权,架空了晋王,后世的 ...
-
秋声赋原文|译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 ...
-
秋声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声赋 欧阳修 [宋代]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
-
经典文言文《秋声赋·欧阳修》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 ...
-
文言文‖《秋声赋》原文及译文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 ...
-
古文观止:宋代《秋声赋》作者·欧阳修·原文朗读·赏析
古文观止:宋代《秋声赋》作者&#183;欧阳修&#183;原文朗读&#183;赏析
-
赵孟頫《书欧阳修秋声赋》绝美行书
赵孟頫<欧阳修秋声赋>行书,纸本,尺寸36.7x215厘米,辽宁省博物院藏.<秋声赋>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由景生情,抒发其心里的苦闷及对人生不易的感悟!赵子昂以行书抄录本 ...
-
孙晓云《秋声赋》
入秋赏孙晓云<秋声赋>,笔笔惬意,字字清凉! 书法道 2020-08-28 入秋后,虽暑气未消 但却少了盛夏的苦闷 多了几分凉意 一起来欣赏 孙晓云行书 宋欧阳修<秋声赋> 欧 ...
-
寒窑赋原文及译文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原文及译文
" 四大千古奇文 " 或为处事之至理,或为劝世之良言.虽越千古,如今读来,仍是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实为不可多得的奇文. <寒窑赋>(又名 命运赋) 作者:吕 ...
-
刘春霖小楷《秋声赋》
末代状元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清光绪30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 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