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艾灸涌泉,引火归源的原理

虚热上火就是阴虚火旺?姜桂附如何做到引火归源?艾灸涌泉为什么能治疗一些有上热或兴奋症状,如高血压、失眠、焦躁等病症?

下面由正安特约讲师潘毅教授为大家一一解开谜题。

教科书每将虚热、虚火的前提定为阴虚,实有失偏颇啊。实际上虚热症由阴虚、阳虚所导致是一半一半。

阴虚的火,因龙无法潜游于浅水中,水浅则龙升,这容易理解,因此,滋阴降火是治虚火常用方法。

至于阳虚阳浮,除郑氏的水高龙亦高的解释外,清·罗东逸《内经薄议·足少阴肾藏病论》中的“水暖而龙潜,水寒而龙起”也是很好解释。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思考,以人的体温浸于暖水中自然最舒服,水太热或太寒均为所恶。以人为参而推龙,其是水中之物,为坎中真阳,其性阳,虽喜水,但也不会喜欢反差太大的寒水。

所以,扶阳抑阴来治浮火,以罗氏的解释为:“水暖而龙潜”,以郑氏的解释为:“余亦每见虚火上冲等症,病人多喜饮热汤,冷物全不受者,即此更足徵滋阴之误矣。又有称桂附为引火归源者,皆未识其指归,不知桂附干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而片云无。况桂附二物,力能补坎离中之阳,其性刚烈至极,足以消尽僭上之阴气。阴气消尽,太空为之廓朗,自然上下奠安,无偏盛也,岂真引火归源哉!历代注家,俱未将一阳潜于水中底蕴搜出,以致后学懵然无据,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

其实,以补阳来治龙火之患,其实在《伤寒论》中早就应用了。《伤寒论》317条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四逆汤的某些用也法属这类用发。

而理论阐明清晰的应该是唐代王冰,他注释《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注解指出:“病之大甚者,犹龙火也,得湿而焰。遇水而燔,不知其性以水湿折之,适足以光焰诣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反常之理,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焰光扑灭。”

后世“以火逐火”,“引火归原”法实是《伤寒论》之用,王冰所论之滥觞。郑氏:“火旺则阴自消……自然上下奠安”,当是王冰“以火逐之,则燔灼自消”的同义表述。

| 中医的物理学解释 |

补火为什么能引火归源?很多人对此表示十分不理解。

我试着用物理学来解释一下。大家应该知道,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所具的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它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相互间的距离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引力就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质量小的天体都绕着质量大的天体做有规律的天体运动,就如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地球把大气、人类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其上的道理也一样。

火是炎上、外散的,一般来说,人体上部、外部的阳气更多,对下部、内部的阳气本就容易形成一个引力优势。如果阳虚在下或内,这种引力优势就更明显了,于是虚阳易受上部、外部阳气的吸引,而上浮或外越,形成内真寒外假热或下真寒上假热的阳虚阳浮证.

从卦来看,为上卦、外卦阳、下卦、内卦阴之否卦,这就是“水寒而龙起”的原因。当然也可以因果相反,因龙起而水寒。

因此,补肾火就类似增加下部、内部的阳气质量,以增强其与上部、外部阳气抗衡的力量。甚至肾阳充沛的情况下还可形成自身的引力优势,使上部、外部的阳下沉、内蕴,为己所用,而成上阴下阳的泰卦,这就是引火归源。

艾灸涌泉,引火归源 |

艾灸涌泉能引火归源,很多人也难以理解,明明是增加了人体的总热量,何以反能治疗一些有上热或兴奋症状,如高血压、失眠、焦躁等病症?

《灵枢·本输》有:“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为人身诸穴的最下方,少阴又为人身六经之最里。张隐菴注:“地下之水泉,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阴所出,名曰涌泉。”足少阴为肾经,主水,五行中水居最下,此犹天一之水由至下涌出。如果涌泉穴温暖,人体至阴部位得阳而充,阳气充足则引力增大,上部的阳被引就下而归源。

火一归源,犹如地下的水泉被蒸动,则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涌出而灌注周身,气行则水行,真正地做到了水津四布。所以艾灸涌泉常能让人产生满口甘津,这是人体水泉上涌的征兆,也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

推搓涌泉穴由摩擦而产生热感也有这样的效,所以“搓脚心”也成为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法。当然,艾灸因其产生的引力较大,会比按摩的效果来的明显。

但是要注意,一般的保健艾灸,当以温为度,而不是以热为度,仍少火生气,少火蒸津之意。至于治病就当以病情轻重为衡了,如伤寒病之回阳,以足心转热为好转之断。

别小看这一招,如能一直保持足心暖融,实际就是一直保持火降水升的泰征,泰即上下贯通,阴阳交感,怎能不健康,怎么不长寿?

小结 |

由此,善用姜桂附者一般用量偏大就容易理解了。

①“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依中药升降浮沉之理,量大则沉,沉则保证所补之阳能归于下而不上浮去助纣为虐更增浮阳;

②减少上下内外阳气因质量胜负问题带来的引力拉锯战,速战速决,以免生变,尤其在危重证时更当如此。

道理是对的,但桂附均属霸道之品,附子更有毒性,用量一大,经验不足之医者多心中揣揣,尤其是医患相互间信任度下降的今天就更是如此。

(0)

相关推荐

  • 一边上火一边拉肚子!上热下寒是什么鬼?今天给大家讲清楚

    原创 以下为子恒老师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子恒老师好,在我身边已有好几位都是上热下凉的中年妇女,吃了属于温热的食物或中药容易上虚火,包括我在内,还有的吃了属寒凉的食物会流口水,请问这种情况怎样调理 ...

  • 解决“上热下寒”问题的两个方法

    解决“上热下寒”问题的两个方法

  • 艾灸涌泉穴,引火归源、功效强大!

    为什么手脚冰凉,却一灸就上火?‍  什么样的状态才是一个正常的人? 阴在上,阳在下.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从而达到"上阴下阳"阴阳相交之象.尤如晴朗的天空一样,天上风轻云淡,地面绿树 ...

  • 贺普仁艾灸涌泉穴治愈失眠

    失眠又称不寐,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原因,导致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中医又称"不得眠"."目不瞑"或&qu ...

  • 中医小课堂 | 艾灸涌泉 治失眠

    中医小课堂 | 艾灸涌泉 治失眠 点击关注→ 中医曹达飞 今天 艾灸涌泉治失眠 每晚睡前艾灸涌泉穴20分钟,可治疗失眠.10天为1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即可见效."肾出于涌泉",涌泉 ...

  • 艾灸涌泉:不单暖脚,还能搞定烦人的失眠、上火、高血压......

    让你学会不生病的智慧 想系统学习中医知识的,可以扫码添加老师 在我们人体的脚底部位,有个普通却又强大的穴位,一旦把它打通,就会从脚底如泉水一般涌出生命动力,从脚一直补到头,所以我们称之为"涌 ...

  • 艾灸涌泉穴的作用

    艾灸涌泉穴的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 ...

  • 为什么艾灸涌泉穴,就不上火了?

    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个千古话题凭我的知识无法回答,但我们的先贤们早已有定论.在汉代时,中国出现了一本流传百世的医书<伤寒论>.<伤寒论>把生病的原因归纳为三条:经络受邪,壅塞不通 ...

  • 如何自己给自己在家里艾灸“涌泉穴”

    如何自己给自己在家里艾灸“涌泉穴”

  • 艾灸涌泉有什么好处,怎么灸好!

    艾灸涌泉有什么好处,怎么灸好!

  • 第一次,温暖而舒适的艾灸涌泉

    2018-12-25  星期二 阴有小雨 今年断断续续艾灸,除躺在医院的时间,出院卧床的日子,尽力在艾灸,夏天时全身浮肿,腿根本抬不起来,眼睛肿得完全睁不开,强撑着手工悬灸三阴交.涌泉,大汗淋漓,半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