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深海细菌多糖通过靶向I型胶原蛋白抑制肿瘤转移
相关推荐
-
黏液: 人体的无名英雄
一只蜗牛缓缓爬过,身后留下一条亮晶晶的痕迹,这是它分泌的黏液,也是它的"轮椅",如果没有这些黏液,蜗牛将寸步难行.一条黄鳝在河里游来游去,它身上有一层滑溜溜的黏液,那是它的&quo ...
-
肠道重要基石菌属——普雷沃氏菌属 Prevotella
之前一期我们提到拟杆菌属,往往是肉食者肠道中的主力菌. 点此回顾:肠道重要基石菌属--拟杆菌属 那么这一期,我们来聊聊素食者肠道中常见的--普雷沃氏菌属. 普雷沃氏菌属存在于人类中,帮助分解蛋白质和碳 ...
-
肠道微生态在炎性驱动大肠癌中的关键作用获揭示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其微生物种类超过1000种,数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有趣的是,肠道粘膜集结了人体约60%-70%的免疫细胞,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屏障,也可谓是人体"最大 ...
-
JAD:实锤!肠道菌群失衡才是阿尔茨海默起源
阿尔茨海默氏病是痴呆症的最常见原因.它仍然无法治愈,直接影响了欧洲近一百万人,间接影响了数百万家庭成员以及整个社会.目前尚不清楚肠道菌群在疾病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020年11月10日,日内瓦大学的 ...
-
深海冷泉拟杆菌如何造福深海营养和碳循环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王敏 7月初,<环境微生物>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冷泉拟杆菌可通过降解藻类多糖促进深海营养和碳循环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了解深 ...
-
当这些细菌入侵时,我们的免疫系统或识别不出它们
有些深海微生物无法被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发现.图片来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 撰文 | Stephanie Melchor 翻译 | 魏书豪 审校 | 郭晓 ...
-
西南大西洋中塑料相关细菌和古细菌群落的定殖研究
从第一个塑料制品出现至今,塑料工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人类发明塑料之时并未想到在百年之后塑料会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如此巨大的的危害.现如今,塑料污染备受全球关注.尽管许多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付出行动,但 ...
-
陈根:合成黏液,为新型治疗铺平道路
文/陈根 黏液,即一种黏稠的不易流动的水凝胶.人体黏液则包括唾液.鼻涕.泪液和消化道黏液等.不难理解,粘液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非常恶心,但事实上,粘液却在人类健康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管理&quo ...
-
综述 | Gut:肠道菌群和粘液屏障、粘蛋白:预期的黏液伴侣?
编译:小范儿,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胃肠道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参与食物的消化和提供营养物质给身体,以进行适当的维护.然而,这个系统是由极其复杂的器官组成的.在 ...
-
研究发现新型细菌长距离电子传递网络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丹麦.比利时及国内多个研究团队共同开展的水环境微生物长距离电子传递网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据悉,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 ...
-
以毒攻毒? 研究发现: 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 精准打击癌细胞
年前,方大夫的门诊来了这样一位病人. 68岁,男性.来到医院时,患者的脸色已经有些许的发黄,而后医院给患者安排了相关的检查后发现,患者的肝功能血清高达913 IU/L(参考值9~50 IU/L),在询 ...
-
研究发现多种细菌组合可以保护农作物并促进其生长
某些细菌被称为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PGPB, plant-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可以改善植物健康或保护它们免受病原体侵害,并在商业上用于帮助农作物.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 ...
-
研究发现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可有效抑制肺纤维化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1-10-03 17:03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张全斌课题组关于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通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
-
eLife:研究发现破坏MYC与HCF-1的互作可消融肿瘤
MYC癌蛋白是大多数人类癌症的主要驱动力,每年造成近三分之一癌症相关的死亡.其能够同时充当转录激活因子和阻遏因子,通过与其他辅助因子互作结合,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质合成与代谢,基因组稳定性和血管生 ...
-
研究发现:加装抑振滤波器可有效抑制机器人关节振动
征稿|第四届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招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招聘学术期刊编辑 征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机与系统学报(英文季刊) 依托于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性能不断提高, ...
-
老药新用!研究发现:治腹泻的黄连素,还能抗肿瘤、预防息肉复发
中国的胃肠道肿瘤的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多数病人在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如何提高早诊率,并做好规范治疗? 11月7日上午,以"守真,创新,未来"为主题,由中山大学附属的第六医院与广东省 ...
-
《自然》:催眠肿瘤细胞,抑制肿瘤转移!科学家揭示NK细胞维持肿瘤细胞休眠和唤醒的机制丨科学大发现
在为大家介绍肿瘤相关最新研究进展的时候,奇点糕们常常会用到一个形容词:狡猾. 细数肿瘤在进展和转移过程中的各种发现,狡猾这个词一点都不为过.它们既能把免疫细胞搅得一团糟,失去抗肿瘤能力,还会提前谋划, ...
-
以毒攻毒?研究发现:中药雷公藤里含“靶向药”,精准打击癌细胞
年前,方大夫的门诊来了这样一位病人. 68岁,男性.来到医院时,患者的脸色已经有些许的发黄,而后医院给患者安排了相关的检查后发现,患者的肝功能血清高达913 IU/L(参考值9~50 IU/L),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