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心悟》之二浮沉迟数
相关推荐
-
带你学中医(中医诊断诊法)
2020-04-20 22:52 中医诊断是在调查.收集临床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了解和掌握病情的方法.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临床实践中重要的环节. 中医的主要诊断方 ...
-
《脉学心悟》之三滑涩虚实
<脉学心悟>:滑脉 滑脉之象,往来流利,如贯珠转动,往来前却.<脉经>曰:"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滑与数,皆往来流利.但滑脉的主要特 ...
-
《脉学心悟》之四长短洪微
脉学心悟:长脉 (一)脉象 长脉过于本位.上过于寸,下过于尺.不大不小,不疾不徐,直上直下,名之曰长.若仅上部脉长,名之曰溢,若仅下部脉长,名之曰覆.关脉位居寸尺之间,上则为寸(关脉腕端),下 ...
-
《脉学心悟》之五紧缓芤弦
<脉学心悟>:紧脉 (一)脉象 紧脉的主要特征就是左右弹指,不拘于指下一定部位,这个特点,古人喻为"转索"."切绳"."纫箄线&quo ...
-
《脉学心悟》之六濡弱革牢散细伏
<脉学心悟>--之六 濡弱革牢散细伏 脉学心悟:濡脉 (一)脉象 濡即软.<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软脉,即是濡脉. 软脉的 ...
-
《脉学心悟》之七动结促代
脉学心悟:动脉 (一)脉象 动脉之形,独一部脉凸起如豆,无头无尾,滑数躁动.脉位可在关,亦可在寸或尺.<伤寒论>辨脉法:"若数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名曰动 ...
-
《伤寒论》第一条,脉之浮沉迟数
《伤寒论》第一条,脉之浮沉迟数
-
【中医脉诊以浮沉迟数为枢要】
切脉当明浮沉迟数,当知风气寒热主病. 脉浮而有力为风,浮而无力为虚. 脉沉而有力为积,沉而无力为气. 脉迟而有力为痛,迟而无力为寒. 脉数而有力为热,数而无力为疮. 寸部得之,主上焦头面胸膈之疾. 关 ...
-
把脉先学浮沉迟数,生死关头要辨阴阳
----录李可老中医对脉诊的解读 脉象这个东西啊,主要是要做到能看出来病势,走向,你掌握了浮沉迟数4个脉就可以了,比如说"数",你要掌握它的一呼一吸要超过多少次,超过八九十次就属于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浮沉迟数四脉和结促动代四脉
浮脉随手起,总是虚之征.诸病忌升散,中下复其根.以指按至沉部,随指而起,即往上浮,是为浮脉.并非浮中沉三部,浮部有脉,中部.沉部无脉.浮而向外,中气虚也,浮而脉小,其虚更盛.浮弦鼓指,则兼肝风,外感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