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心悟》之六濡弱革牢散细伏
相关推荐
-
脉诊笔记(二五)
结脉 结脉缓而时一止,浊阴偏盛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 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途. 脉象: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脉率迟缓,脉律不齐. 主病 ...
-
弱脉
弱脈(ruò mài).指沉細無力的脈象.脈來細軟而沉,柔弱無力.弱脈見于氣血不足的虛證.<四診抉微>:"弱脈陰虛陽氣衰,惡寒發熱骨筋痿,多驚多汗精神減."弱脉,极软而 ...
-
【临床脉法:十脉】5
十脉为纲诊法 一.浮脉(见四脉为纲,略): 二.沉脉(见四脉为纲,略): 三.迟脉(见四脉为纲,略): 四.数脉(见四脉为纲,略): 五.滑脉(见六脉为纲,略): 六.涩脉(见六脉为纲,略): 七.大 ...
-
其充在血脉
其充在血脉: 其,充在血脉 心主管血脉 其:此处指心 充:主管掌控 看脸色知道 心是否健康 心的两个主要功能: 心主血脉和心藏神 心藏神我们会在 接下来的课程中 详细为大家解读 心主血脉的临床意义: ...
-
脉诊笔记(二二)
虚脉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不浮大似慈葱. 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为脉紧张度减弱,脉管充盈度不足.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脉理:气不足以运其血,血 ...
-
《脉学心悟》之二浮沉迟数
李士懋脉学心悟: <脉学心悟>之二浮沉迟数 浮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部位概念,凡轻取而能诊得的诸脉,不论大小迟数,只要脉位在浮位,皆称为脉浮,如虚脉.微脉.洪脉.革脉等:另一种是指具有严格 ...
-
《脉学心悟》之三滑涩虚实
<脉学心悟>:滑脉 滑脉之象,往来流利,如贯珠转动,往来前却.<脉经>曰:"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滑与数,皆往来流利.但滑脉的主要特 ...
-
《脉学心悟》之四长短洪微
脉学心悟:长脉 (一)脉象 长脉过于本位.上过于寸,下过于尺.不大不小,不疾不徐,直上直下,名之曰长.若仅上部脉长,名之曰溢,若仅下部脉长,名之曰覆.关脉位居寸尺之间,上则为寸(关脉腕端),下 ...
-
《脉学心悟》之五紧缓芤弦
<脉学心悟>:紧脉 (一)脉象 紧脉的主要特征就是左右弹指,不拘于指下一定部位,这个特点,古人喻为"转索"."切绳"."纫箄线&quo ...
-
《脉学心悟》之七动结促代
脉学心悟:动脉 (一)脉象 动脉之形,独一部脉凸起如豆,无头无尾,滑数躁动.脉位可在关,亦可在寸或尺.<伤寒论>辨脉法:"若数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名曰动 ...
-
毛德西方药心悟: 五参顺脉疗胸痹,益气养阴活血脉【转载】
毛德西方药心悟: 五参顺脉疗胸痹,益气养阴活血脉 发表者:赵东奇 148人已读 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主任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
-
本草心悟:石膏药征学暨“主中风”发微
早期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有载石膏,<神农本草经>载"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 ...
-
【每日诗话】滕伟明|诗话心解之六——非学无以运才
非学无以运才 非才无以广学,非学无以运才,两者均不可废.有才而无学,是绝代佳人唱莲花落也.有学而无才,是长安乞儿着宫锦袍也. --(清)王士祯<师友诗传录> "才学"本 ...
-
长短、洪大、微细、濡弱脉解(三)
导读:今日继续说脉! 5 长.短脉(附小脉) 阴血之所以循环不息者,全赖阳气之推动而然. 故脉管内之阴血充盈,而脉管外之阳气又处于旺盛之候,则推动之力增强,而血液之输出量随之而增多,脉来因而显长: 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