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一生都在助丈夫和儿子巩固江山,为何死后反而被灭族?
相关推荐
-
心狠手辣的女王,吕雉的故事
曾经善良的吕雉 吕雉是刘邦发迹前的妻子,父亲吕公是砀郡单父县人,因躲避仇家迁居沛县.吕公和沛县县令是老朋友,在县令为吕公办的接风宴上,吕公认识了刘邦,一看非常喜欢,决定把女儿吕雉嫁给他.结婚后,吕雉很 ...
-
消失的吕氏家族:被修改的刘邦创业史
本 文 约 649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说起刘邦的创业史,大家习惯性认为是"汉初三杰"--张良.萧何和韩信起了巨大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刘邦自己定了调," ...
-
UC头条吕雉当政时,大肆诛杀刘姓的皇族,为何刘邦长子刘肥能够幸免
点击加载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以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吕后是一个被分裂的人物. 从历史的角度看,史学家们对吕后均为正面评价. <史记>作者司马迁将吕后放在本纪序列,这与司马迁把不是 ...
-
灌婴:西汉骑兵部队的缔造者
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范增:七十岁入职,仕途坎坷 随着吕后的驾崩,大汉王朝无论是手握重权的吕氏家族还是蠢蠢欲动的刘姓诸侯王亦或那些愤愤不平被抢了蛋糕的"功臣派"们此时 ...
-
吕后前脚刚去世,吕家就被连根拔起,为何武则天家族却没事呢?
吕后刚一蹬腿,吕氏全族立马被屠光:武则天离世,武家势力却继续存续于李唐皇室. 两者截然不同的差别,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 汉少帝刘弘VS唐中宗李显!!! 咱们来看吕后去世时,主导汉廷的主 ...
-
简单中国史:⑲汉初的情况
项羽灭亡之后,刘邦被诸侯推戴为汉高皇帝,不过当时的天下仍是诸国分裂的形势.此时的异姓诸侯,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敖.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这些人在秦楚之际早已有自己的地盘和军 ...
-
刘恒发妻代王后生了四个儿子,为什么在刘恒登基前后全都死去?
历史上没有记载,只知道是病死的,不仅仅是代王刘恒的四个儿子,包括代王妃也病死了,得了什么病?不知道.我们只能在这里推测一下. 这个代王妃,在历史上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哪里人?姓什么?谁的女儿?统统不知 ...
-
她助丈夫打江山,又助儿子做皇帝,死后被诛全族,易中天:她真冤
导语:吕雉,历史上的名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人称吕后.刘邦死后,其儿子刘盈继位,贵为吕太后,一个和武则天齐名的厉害女人.吕雉,当年嫁给刘邦,实属下嫁.刘邦当年不过是一个小亭长,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某个村 ...
-
同为古代女主掌权,为何吕后死后被灭族,武则天死后没被灭族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5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提到中国古代的女政治家,历史爱好者自然会想到两个人:吕后和武则天,她们两人都对王朝的发展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
-
她助丈夫打江山,助儿子当皇帝,死后却被诛全族,易中天:她真冤
"鸿鹄高飞啊,一飞千里.羽翼已成啊,横渡四海.横渡四海啊,还能做什么.即使有弓箭,对于高飞的鸿鹄还有什么用呢--"--楚歌歌词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在历史受到的评价比较极端,在许多 ...
-
他是唐朝最乐观的诗豪,一生都在被贬或者被贬的路上,最后把别人都熬没了才被调回京城,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大家都知道,写这首的是人是刘禹锡.诗中数说了自己被贬外地23年之 ...
-
妃子本来得宠,因为儿子的昏招,死后都被康熙痛骂
康熙的后宫规模庞大,历史上有记载的女子多达66人,而康熙不像祖父皇太极.父亲顺治痴情一人,他的内心似乎让人捉摸不定.但是,根据种种迹象,除了三位在世时就被册封的皇后,德妃.宜妃之外,良妃卫氏也是他的宠 ...
-
章含之为丈夫守寡20多年,死后却要跟养父合葬,背后有何深意?
甘作局外人关注2021-04-26 00:40大图模式爱情可以排除万难,排除之后,又有万难.--张小娴章含之1935年出生在上海,她的亲生母亲是谈雪卿,上海滩著名的交际花,长得漂亮,在永安公司当一名售 ...
-
狄仁杰一生清廉公正,体恤百姓,那为何他死后被百姓砸了祠堂
狄仁杰一生清廉公正,体恤百姓,那为何他死后被百姓砸了祠堂
-
一生“睡”过2000多个女人的花花公子,死后睡在玛丽莲·梦露旁……
文章来源:普川 来源:网络 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依然活着.前一批人可能是上个世纪每天读着<花花公子>醉生梦死的人,而后一个人,我想就是<花花公子>的创始人 ...
-
自焚后葬于河中的君王——商纣王:儿子武庚遵照“死后葬于淇河之中”遗命,截断淇水,在河床上凿竖穴而葬
淇河岸边:纣王墓,原位于淇河之中 河南省鹤壁市,S305省道(旧)向西过浚县的卫贤镇,向西跨过南流的淇河后,就进入了淇县的河口村. 淇河西岸,S305省道北侧,有一个高大的墓冢,里面葬着千百年来褒贬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