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做了大官,不但排挤大将还骂皇帝是婴儿,终于自取灭亡
衣锦还乡
我们今天的主角是宜春人,按当时的区划,是袁州人。

他曾经也是个人穷志不短的好学青年。
有一天,他睡在同郡的潘长史家。当晚,潘妻就梦见门前来了仪注、鞍马、拥剑衙队约二百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说:太守在此,现在你家的借宿秀才就是。于是潘妻告诉丈夫:“住在我家的客人不是常人。”次早,潘氏夫妇以一钟酒为主角饯行,还送他金钱,扼腕说:“郎君他日富贵,慎勿相忘。”
包括自己,没有人知道穷秀才将来能达到的地位远不及此。
他所处的地界属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但吴国早已被权臣把持,执政大臣徐知诰广收人才,主角就投靠到他的麾下。徐知诰自称唐朝后裔,改名李昪,代吴称帝,建立南唐。不久,主角就考中了进士,然后就去李昪的儿子齐王李景达手下当了一名言官。
但是,据《资治通鉴》记载,吴国末年和南唐初年并不设科举,主要是按上书言事选官。所以主角这个进士是怎么来的,其实要打个问号。也许他也是靠上书言事进身的,而后世笼统地以为他中了进士。
李昪有个布衣之交的谋主叫宋齐丘,和主角有亲戚,原本可以成为主角的靠山;但新皇帝李璟登基后,他一度失势,被迫回九华山退休,时间长达一年多。光政院副使太仆少卿陈觉是宋齐丘的门客,觉得宋齐丘这样被抛弃实在不利于自己的仕途,就和主角合谋,由主角派僚属谢仲宣给李景达吹风,再通过李景达说服皇帝兄长李璟:多少要顾念人家宋齐丘是先帝故交啊。

宋齐丘复出后,陈觉和主角都官运亨通:陈觉当上枢密使,主角当上枢密副使;主角虽然一度因病被免职,但很快就获任铨曹(吏部)郎中,并受任为使持节袁州诸军事、守袁州刺史,带上皇帝李璟赏赐的内库酒二百瓶衣锦还乡了。
这时距离他当初住在潘长史家也差不多的确二十年的光景。
他写了一篇《庐江宴集记》,大略讲述自己这二十年来的经历,也赞扬一下英明的皇帝的知遇提拔之恩。由于今非昔比,现在的他的落款很长:
巨唐保大十稔太岁壬子三月十日,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使持节袁州诸军事守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柱国李征古记。
据地方志记载,李璟下诏赐他在家乡的故居名为“怀旧乡”“孕秀里”;他做了自己家乡的父母官后,一改之前二十九位武夫、勋臣刺史的作风,用儒术治理,秩序井然,还立庙祭祀孔子、用自己的百万家财代家乡纳税。
公报私仇
不久,他又做回了枢密副使。
朝中无人莫做官,陈觉、李征古走上人生巅峰,自然少不得宋齐丘的支持。当时南唐朝中有两党相争,他俩当然站在宋齐丘一队。
但是,路是自己选的,愿赌服输的觉悟,必须有。
当时的局势是:宋齐丘、陈觉、冯延巳、冯延鲁、李征古、魏岑、查文徽为一党,韩熙载、孙晟、常梦锡、萧俨、江文蔚、李德明为一党。宋齐丘一队除了他自己和李征古以外,其余五人人送外号“五鬼”,可见其不讨喜,李征古没和他们并列,大概比他们稍好一些、稍低调一些。

南唐从皇帝到大臣不乏文艺青年,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后周军的南下打破了他们的偏安美梦。

李璟作战不利,先后派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和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向后周上表称臣。
注意到了吗,其中李德明、孙晟是宋党敌对阵营的。
过了一阵,李德明、王崇质南归复命。李德明对李璟极言后周皇帝威武、军队威武,建议李璟割地求和。
李璟还没有没心没肺到割地都不心疼的地步,当然不乐意。宋齐丘也反对割地。南唐人也多不信李德明的夸大其辞。
陈觉和李征古趁机撺掇王崇质作证李德明在说谎,弹劾李德明卖国求荣,该死!
李德明知道了,气得捋起袖子大喊:“北军必胜!”
这下没人救得了他了,他被李璟当众斩杀。
这样一来,朝野震惊,再也没人敢说割地求和的事了。刑部郎中判大理寺张易退朝时叹道:“我忝(谦辞)为廷尉,有诛杀邪孽的职责,应该亲手毙了陈觉、李征古这两个小人,以谢自己旷官(指不称职)之罪。”
折辱大将
如果反对割地求和就是铁骨铮铮的主战派,小编个人也不想苛责。然而,陈觉、李征古这个主战派做得根本不合格。
当时割据两浙地区的吴越国常年听命中原政权,这次也帮后周的忙,攻打南唐的常州。
功臣柴再用的儿子柴克宏时任抚州刺史,不得重用。柴母上表举荐自己儿子,被李征古阻拦。柴母又说柴克宏有父风,如果不能胜任,愿意全家受戮,这才使得柴克宏被用为右武卫将军,奉命会合袁州刺史陆孟俊的军队去救常州。
当时南唐精兵都在江北抵抗周军,柴克宏只带了数千老弱,李征古给他们的铠甲和兵器偏又是腐烂蛀洞的。柴克宏去找李征古抗议,说自己带的已经不是熟练兵了,只有器械坚利才尚可一战,为何却给这样的装备?
李征古素来轻视柴克宏为人,理不直气也壮,竟然当场开骂!骂得在场众人都愤怒了,但柴克宏却怡然自得,心里知道如此狂生实在不足计较。
他不计较,李征古却计较上了,等他到了润州,就遣使召他回京,让神武卫统军朱匡业取代他。
好在有人为柴克宏撑腰,让柴克宏放心上前线,并上表为他说话,反对更换主将。
这个人,别说李征古,就是大后台宋齐丘也别想撼动——此人的职位是宣、润大都督,封号是燕王,大名李弘冀,是李璟皇后所出的嫡长子!

李征古还不死心,等柴克宏引军直趋常州了,又派了使者去召他回去。
柴克宏按剑而起说:“我算着日子就能破贼,你来召我,必是吴越国钱氏派来的奸人!”下令斩之!
使者说:“我是受李枢密命而来的。”柴克宏说:“军事我说了算,就是李枢密本人来了,我也斩了他!”于是斩了使者。
这一战,柴克宏果然不负众望,大破吴越军。
相比之下,陈觉做得更过分。
他上前线出任监军使时,正赶上大将朱元在对抗后周的作战中收复失地,迫使周世宗重新部署李重进等大将南征。周世宗是后周太祖的内侄兼养子,而李重进是太祖的外甥。南唐趁机策反李重进,却被李重进出卖。于是一直对周世宗大称南唐恭顺的孙晟倒了霉。
话说回陈觉身上,朱元有功,他却图谋夺取朱元的兵权,气得朱元投敌,唐军随即在紫金山大败!
怒斥皇帝
但是,陈觉、李征古都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全国都因为大败而恐慌,他俩仍然心安理得地做着正副枢密使,在皇帝面前也十分无礼!
当李璟感慨:“吾国家一朝至此!”甚至落泪的时候,才给大将穿过小鞋的李征古竟然怒斥领导:“陛下应当治兵御敌,哭有什么用!难道是饮酒过量了吗?还是乳保没到?”
“乳保”指的是乳母、保母,这话等于骂皇帝李璟是个只会哭的婴儿!吓得李璟左右的腿肚子打颤,李征古却傲然挺立,神色自若。
这时候,司天监奏称:“天文有变,人主宜避位禳灾(去除灾祸)。”李璟就表露出自己想禅位给皇太弟李景遂。当初老皇帝李昪驾崩,他就曾自称觉得不如弟弟们,扭扭捏捏不肯继位,当了皇帝也是立皇太弟而没有立李弘冀为皇太子。
李璟问大臣们:“谁可以托国者?”
陈觉、李征古因为平时躁妄专恣放肆,无人臣礼,担心不为群臣所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宋齐丘身上,就建议李璟禅位给李景遂,然后闲居深宫,把国政委托给宋齐丘就可以了。
李璟竟然听了,命中书舍人陈乔草诏施行,吓得陈乔惶恐,亲自去见李璟极言此事不可,说这不是重蹈吴国杨家傀儡皇帝的覆辙吗?
李璟的反应史书记载有分歧,一说是他笑着说:“你也知道这事不可以吗?”一说是他如梦方醒:“我差点上当了!”
总之,这件事没执行下去,李璟还是继续当他的皇帝。强敌大军压境,他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维持政权稳定。同时,他也思考这馊主意是不是有谁在指使,而最可能指使的,无疑就是宋齐丘!
但是,很快李璟的皇帝还是当不下去了——战场上的失利迫使他对后周称臣,自去帝号、年号,改称江南国主;整个淮南都被后周拿走了,名字也因为避讳后周郭家祖宗而改成了李景。

同时,钟谟被后周放回南唐,一下子取得了判尚书省、兼判三省事的高位。他仗着有后周撑腰,要为好朋友李德明报仇,于是抓住之前李璟禅位的事做文章,说宋齐丘一党图谋篡位。
李璟,现在是李景,本来就因为国家大损而郁闷,需要一个充气筒,更加坚定了让宋党背锅的决心。
巢倾卵覆
之前因为李弘冀在对抗吴越时出色的军事表现,李景遂将储位让给了他,自己改封晋王,受任为江西元帅、镇南军节度使,出镇洪州。他请求让一位大臣做自己的节度副使。李景就顺水推舟,把李征古丢了出去。
李征古仍然傲狠专恣,气得一向宽厚的李景遂都忍不了,想先斩后奏,被手下劝止,十分郁闷。不过他的郁闷也没持续太久——李景厌恶太子李弘冀多行不法,说要召回李景遂。李弘冀就让和李景遂有怨的手下寻机下毒,把这位叔叔肉体消灭了。

但李征古显然也不是就此安全了。他的好队友陈觉出使后周回来,因为李景要算他们一伙的账,就趁机让陈觉以兵部尚书致仕(退休)。陈觉却还想抢镜头,口称收到周世宗的命令,以周唐交战时南唐宰相严续主战为由,点名要杀严续。
李景才不糊涂呢,陈觉和严续本来就不合,指不定就是陈觉公报私仇,何况严续绝非路人甲,是功臣严可求之子,而且当初严可求反对徐知诰上位,徐知诰排挤严可求不果,就转而拉拢,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严续,所以严续还是李景的亲妹夫!
陈觉的政敌钟谟趁机请求出使后周了解情况,一问,周世宗莫名其妙:“如果严续主张抵抗我军,那么他就是江南的忠臣,我是天下之主,怎么会鼓励杀忠臣?!”
之前他是杀了南唐忠臣孙晟不假,但很快后悔了,所以后来才善待钟谟并放他南归。
李景知道陈觉果然是诈称周世宗之命要害严续,更加决定彻底铲除宋党。但是,现在他已经沦为儿皇帝了,觉得这事得向周世宗请个示。
周世宗无语了:你们江南国自己杀不杀大臣还要问我?自己看着办,我不管。
那么李景就不客气了:迫使宋齐丘再回九华山归隐;贬陈觉。
至于李征古,削夺官爵,就地赐死!并下诏公示其当初折辱柴克宏等罪行!
同时,派钟谟去向后周报告此事。不久,把宋齐丘和陈觉也杀了。
当初那个穷秀才虽然成为了一名称职的父母官,却终于不但没能成为一个称职的中央官员,还祸害了国家。
后记
清朝吴任臣的《十国春秋》认为,南唐的党争就像正宗唐朝的牛李党争,国家就是被这种人和事搞没的。
为了当皇帝而杀死叔叔的李弘冀最终也没有如愿,英年早逝;
权势熏天的钟谟也输了,虽然他如愿为李德明平了反,但李景对他的信任其实都是忌惮他有后周撑腰而为之。李弘冀死后,李景中意李弘冀的胞弟即皇后的另一个儿子李从嘉,钟谟却好像出于私心,大谈李从嘉的坏处和与自己一同出使后周的皇子李从善的好处,于是获罪被贬;等后周被北宋取代了,他就被以“孙晟死了,你怎么活着”为由赐死了。
李景死后,李从嘉继位,改名李煜;而南唐最终的结局,我们也都懂的。
所有的斗争,终究没有一个人是赢家。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