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处选举三事(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五)

开元七年十一月壬申(十八日),唐玄宗未经与朝臣商议,便直接用墨敕将岐山县县令、曾是玄宗藩王时故吏的王仁琛擢升为五品官。宋璟向玄宗上奏道,陛下对亲朋故旧所能给予的私情和恩惠,也应有一些基本的规矩,授官的资历,也不是没有一些公正的准则。过去,王仁琛已经因陛下的私恩而得到了优于他人的职位,现在如果再次破格提拔,就会和那些与他资历相当的人相差太远。况且王仁琛又是皇后的同族,陛下行事时尤其应当考虑到公众的舆论。臣建议陛下将此事交由吏部核查勘验,如果王仁琛没有什么失误欠缺,按规定应予任命,臣请求根据他的资历略从优地授给官职。(故旧恩私,则有大例,除官资历,非无公道。仁琛缘旧恩,已获优改,今若再蒙超奖,遂于诸人不类;又是后族,须杜舆言。乞下吏部检勘,苟无负犯,于格应留,请依资稍优注拟。)”唐玄宗同意了宋璟的意见。

候选的官员宋元超在吏部自称是侍中宋的叔父,希望因此能得到关照。宋得知此事后,发文书给吏部说:“宋元超是我同高祖的叔父,由于他定居在洛城,因而未能经常前去参见。我既不敢因为他是长辈就为之隐瞒,又不愿以私害公。以往他没有提出这层关系,吏部自然可以照章办事,现在他既然已把我们的关系声张出去,那么就必须矫枉过正了,请不要录用他。(元超,之三从叔,常在洛城,不多参见。既不敢缘尊辄隐,又不愿以私害公。向者无言,自依大例,既有声听,事须矫枉;请放。)”

宁王李宪奏请授给候选官员薛嗣先一个小官。玄宗将此事交给中书省和门下省处理。宋上奏道:“薛嗣先曾两次被任命为斋郎,虽说他并非明显应该留任,但考虑到是至亲的缘故,本来应当大小任命一个职位。景龙年间,皇帝经常用墨敕直接除授官职,这些人被称为斜封官。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所有这些弊端均已革除,朝廷每颁布行一次封赏,每任命一个官职,全都是由于这些人立下了功劳,或者是由于才能出众,而且都必须通过中书、门下二省。像这样的至公之道,唯有圣明君主才能真正实施。薛嗣先是陛下的姻亲,陛下并未法外施恩,而是将这个问题交由臣等商量,臣请求将此事交由吏部具体处理,不要直接正式降敕任命。(嗣先两选斋郎,虽非灼然应留,以懿亲之故,固应微假官资。在景龙中,常有墨敕处分,谓之斜封。自大明临御,兹事杜绝,行一赏,命一官,必是缘功与才,皆历中书、门下。至公之道,唯圣能行。嗣先幸预姻戚,不为屈法,许臣等商量,望付吏部知,不出正敕。)”唐玄宗对此表示同意。

杜佑在《通典》一书中曾有“行教化在乎设官职,设官职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故而将“选举”列在“食货”之后,作为治国理政第二重要之事务。盛唐之所盛,“选举”之法正应是其重要之原因。

(0)

相关推荐

  • 《隋唐系列》玄宗大治八:卢怀慎病逝与宋璟为相

    开元四年即公元716年六月十九(癸亥),太上皇李旦在百福殿驾崩.六月二十九(癸酉),拔曳固部落杀了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将他的首级敬献朝廷.阿史那默啜兄长的儿子左贤王默棘连继立为毗伽可汗,国人称他作&q ...

  • 武溪集 卷十四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武溪集巻十四 宋 余靖 撰 表 乞外任狀 臣誤被採擢待罪諌垣自揣空踈無以上報去嵗甞與 蔡襄皆以親老願除家便一官庶就侍奉聖慈寛裕悉 䝉厚恩蔡襄給假還鄉臣某特賜縑帛仍令差人 ...

  • 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到底是干嘛的 圣旨能不能下发执行得看它的脸色

    自从品官制度诞生后,从一品到九品十八级中,七品官在历朝历代都被称为"芝麻官".可是在明代,就有一个七品的官职,但人们绝不敢将其称为芝麻官,因为上至皇帝,下至内阁大学士以至六部尚书, ...

  • 宋璟轶事三则(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一)

    其一:宋璟离开广州调任京官后,广州的官吏百姓为他修建了一座遗爱碑,以纪念他在任内的功绩.宋璟得到消息后向玄宗皇帝进言道:"臣任广州都督期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现在由于臣地位显耀,才造成那些 ...

  • 宋璟赴宴(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十四)

    当初,隋朝末年国家所拥有的马匹大都被盗贼以及戎狄所掠走.唐朝开国之初,只在赤岸泽得到雌雄马共三千匹.后来,朝廷将这些马匹迁到陇右放养,任命太仆张万岁主管养马之事.张万岁非常称职,从贞观至鳞德年间,官马 ...

  • 玄宗处置朝臣三事(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十)

    开元十年秋八月癸卯(初四),武强县县令裴景仙贪赃五千匹,事发后,裴景仙弃官逃走.唐玄宗大怒,下令召集人众,要将其斩首.大理寺卿李朝隐向玄宗上奏,认为裴景仙所有赃物均是乞取而得,依律罪不至死:此外,裴景 ...

  • 薛谦光论选举(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三)

    补阙薛谦光针对人才选拔向朝廷上疏,他说:"选拔人才的要点,是使朝廷能得到有真才实学的人,人才的录舍,关系到国家的风气和教化.现如今选拔人才,都赞同自荐,于是大家奔走门路,相互竞胜,自己大吹大 ...

  • 杂事三则(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二)

    其一:天兵军使张嘉贞入朝参见玄宗皇帝.有人向玄宗皇帝告发张嘉贞在军中有奢侈僭越及贪污受贿的情况,后来朝廷派人调查之后发现纯属捏造.玄宗打算将诬告之人反坐治罪,张嘉贞向玄宗上奏道:"如果陛下将 ...

  • 玄宗朝论礼(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三)

    唐玄宗开元七年夏四月壬午(二十四日),开府仪同三司祈公王仁皎去世,其子驸马都尉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为其父修筑五丈二尺高的坟墓,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宋璟.苏颋对此坚决反对,他们认为:" ...

  • 玄宗兄弟(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四)

    开元七年九月甲寅,唐玄宗将宋王李宪改封为宁王.有一次,唐玄宗在楼阁之间的天桥上发现一名卫士将吃剩的饭菜倒在坑穴之中,他感到非常生气,就准备要将这个卫士打死.玄宗盛怒之下,身边的人没有敢劝阻的.这时李宪 ...

  • 但取来情,不追往咎(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之七)

    唐玄宗开元七年十一月辛未(二十三日),突阙进犯甘.凉诸州,击败了唐河西节度使杨敬述,大肆掳掠了契苾部之后就撤退了. 在此之前,唐朔方道大总管王晙奏请西调拔悉密部落兵马,东发奚.契丹等部兵马,约定在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