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宴词(王之涣)
相关推荐
-
王之涣写于宴席上的这首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畎:田间小沟 1.本首诗运用什么手法来抒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你觉得"莫听 ...
-
告别友人赴任,王之涣《宴词》: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人生最多是离别,或长或短,没有谁能够整天和他人腻腻歪歪在一起.所以,诗人才满怀愁绪,借助文字吟诵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寂寞离亭 ...
-
九九尽,送你九个春消息
物道君语: 一年九九尽,春去春又回. 每年冬至开始,我们数九,漫漫长夜,数到第81天,九九归一,便是春暖.千百年来,人们知道,寒意尽去那日,便是桃花乍现. 不禁感怀,旧时人浪漫而敏感,他们无需数字计量 ...
-
当代校园诗人‖【赵路通的诗】
作者简介 赵路通的诗 ◎老漳河 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就像我们在这条老去的桥上,呐喊着 而其实,我们的内心也是寂寞的 那些寂寞的花朵,是春天遗留的嘴唇 赶驴的人,也在月光下走过 也走在洒满盐的土地 ...
-
王之涣一首很独特的诗,全篇写春天美景,但有多少人理解错了
王之涣被人们熟知,或许要归功于他的<凉州词>和<登鹳雀楼>,这两首诗属于唐诗中非常有名气的作品,让我们见识到了王之涣的过人才情. 那么,除了刚才提到的那两首诗,王之涣还有一首很 ...
-
唐诗鉴赏-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 ...
-
唐诗鉴赏-边词(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赏析 张敬忠是初唐一位不大出名的诗人,<全唐诗>仅录存其诗二首.据<新唐书.张仁愿传>记载,中宗神龙三年(7 ...
-
唐诗解读——王之涣之《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 畎:田间的小水沟. 棹:船桨. 解读: 这是一首典型的以乐景.乐词写哀伤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根本感受不到离别的情绪,而是山水田 ...
-
《宴词》王之涣 |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宴词 唐·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译文 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悠悠,和漳河一起慢慢流.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 ...
-
《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五十七首《新嫁娘词三首(其三)》(王建)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新嫁娘词三首(其三) [中唐·王建·五言古诗]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 ...
-
《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四十六首《牧童词》(张籍)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牧童词 [中唐·张籍·七言古诗]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
-
《唐诗鉴赏辞典》第六百零七首《秋词二首》(刘禹锡)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秋词二首 [中唐·刘禹锡·七言绝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
《唐诗鉴赏辞典》第六百一十一首《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刘禹锡)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中唐·刘禹锡·乐府诗]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 ...
-
《唐诗鉴赏辞典》第六百二十二首《柳枝词》(刘禹锡)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柳枝词 [中唐·刘禹锡·七言绝句]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