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匏有苦叶》/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540期)
相关推荐
-
《诗经》第三十三篇 匏有苦叶
<诗经>第三十三篇 匏有苦叶 这是一首恋情诗所唱的诗.一个女子清早在济水边上徘徊,盼望着住在河那边的未婚夫,担心他误了婚期.这时她耳边传来野鸡和雁鹅叫唤的声音,更触动了她的心事. 匏 ...
-
《诗经》之34·国风·邶风《匏有苦叶》在济水岸旁等待未婚夫时所唱的诗
[原诗]: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注]1.匏(páo ...
-
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静女》/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402期)
小轩清浅: 恋爱和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历朝历代都有大量反映婚姻恋爱的文字.诗经上有云:"吁嗟鸠兮,无食桑葚"鸠鸟因为吃了桑果而醉,那么陷入爱情中的女子是否也会如鸠鸟般醉的不知东 ...
-
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谷风》/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429期)
天语说: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文学的基础,她用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婚恋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弃妇诗尤为典型.其中多以表现丈夫因境遇变 ...
-
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绿衣》/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449期A)
天语说: <诗经>的历史太过久远,以至于几乎每一首诗,在释义上都存在分岐.对这首<绿衣>,亦是如此.古代学者多将其解释为"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q ...
-
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击鼓》/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470期)
天语说: 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花前月下,只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生死两忘,执子之手千山万水不长,执子之手爱恨情仇全消.执手之时,悲喜幽怨两忘,执手之时,冷暖自有两心知.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红 ...
-
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泉水》/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547期)
天语说: 乡愁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最为持久也最为强烈的感情来源.久居异地,对故乡的思念每个游子都会有不同的深切感触.是谁说乡愁是一声声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也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解 ...
-
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燕燕》/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554期)
天语说: 凡人者,朝夕相处,纵然深情厚意,皆不以为然也,也许只有在生离死别后,方可想到他(她)的种种的好处来.诗曲尽离情莫不如此.行行重行行,今天与汝别,往后的时日,相聚不知何日了,这一程山,一程水, ...
-
周日《诗经》课堂 ||《邶风·凯风》/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596期)
天语说: 诗人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而写,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母亲抚育儿女的艰辛过程.一方面对母亲的歌颂,另一方面,是对自身的怨责.歌颂与怨责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凯风独有的艺术 ...
-
周日《诗经》课堂 ||《陈风·月出》/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422期)
天语说: 是谁最先把她从天上拉到我们眼前,让她走进我们的心灵.又是谁用含情默默的眼睛为我们写出如此温情,如此浪漫的诗意? 只要她在,夜晚就是美的:只要有她,人生就不会庸常.只要有她在,思念就永远存在. ...
-
周日《诗经》课堂 ||《豳风·东山》/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442期)
天语说: <诗经>之所以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口头创作.它充分地显示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它的题材广泛,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