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有时候比科学更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迷信,泛指缺少科学论证的盲目信仰。即使是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的迷信行为依然大量存在。像抽签、算卦甚至官场迷信的怪相。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人们的科学素养还不够吗?还是迷信本来就有其存在的道理?

的确,迷信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就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很多的心理需求。

首先,迷信给人们提供了控制感。道理很简单,生活里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了,人会觉得不踏实。所以呢,我们的大脑会认同一些虚假的想象,因为虚假的想象能让我们找到一种“控制感”,这会让我们相信,周围的世界在自己的掌控中。

比如,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鱼的时候吃完一面该吃另一面的时候,不能直接翻过来,要把鱼骨剃掉再吃另一面。实在要翻面也不能直说,要委婉的说“划过来”,否则会被认为说了不吉利的话,有可能会有坏事发生。这得算是迷信了吧,因为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这样一句话就能导致什么灾难发生,那么这个规矩从何而来呢?

原来,这个说法最早流传于渔民之间。大家知道,出海打渔是个极危险工作,海上的气候难测,遇上风暴就是九死一生。渔民们感到此非人力所能控制,遂生出这些癔想的禁忌,由此降低对风险的恐惧,获得一些对命运的控制感。还有研究发现,人越焦虑、无助,迷信的行为就越多。比如,有人统计发现,美军的轰炸改变了中东很多地方的文化,轰炸越严重的地区,迷信行为也就越多,因为越焦虑,越希望能控制自己的命运,这正是迷信能给你的。

其次,迷信能满足我们简单的认知需求。影响现实世界的因素复杂多样,常会导致人们的认知障碍,而迷信能提供一种既简单又形象的解释,这样既满足了我们的认知需求,又不用太费脑子,这恰恰是多数人的偏好。

比如,人脸上会长粉刺,尤其是年轻人。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青春期阳气旺盛,导致上火所致;二是因为青春期体内内分泌的变化导致睾酮水平的提高,而睾酮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皮脂腺的发育,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了导管堵塞,皮脂无法正常排出,因此形成粉刺。哪种说法更容易让人接受呢?如果你既不是医学专业,又不想专门去研究这个问题,那么当然会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阳气旺盛”、“上火”这类说法,既简单有形象。而第二种说法中的“皮脂腺”、“睾酮水平”,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才有可能搞清楚,你的潜意识都会劝你“何必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