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邻村的那两个聪明哑巴

〓 第 1507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在我家乡的一个邻村里,有一个老哑巴,一个半哑子小哑巴。这两个哑巴子,都很聪明伶俐。

先说说老哑巴吧,他姓顾,爷俩个相依为命。在旧社会,顾哑巴和他的老父亲,家住山西省天镇县。因为顾老头染上了抽大烟的坏毛病。抽啊抽,抽得塌下了不少饥荒。结果顾老头只得把老婆卖给了别人家,卖了老婆的钱款给人家大烟馆打了饥荒。

顾老头与老伴儿商量约定好,在一定的时候,约定在一个合适的机会,顾老头来领老伴儿。结果是人家院深墙高,大门紧锁闭。并且大门也有专人紧盯着,根本没人可能随便进入出去。等了几年,一点希望也没有了。顾老头只好领上顾哑巴出了口外,投奔亲戚,来到了陈里庄谋生了。

undefined

顾老头和顾哑巴给一家姓张的人家当长工。张家家大业大,开着老油房。顾老头原来在老家就是一名老油匠,榨油包垛子,炒胡麻,推油饹,沉淀麻油等技术活儿,样样精通。顾哑巴也吃苦耐劳,勤谨能干。全国解放以后,顾老头和顾哑巴也翻了身,从此不用当长工,成了自由人。

生产队没收了张家的财产,油房生产队继续开着。顾老头和顾哑巴继续在油房干活,挣工分。顾老头和顾哑巴爷儿俩相依为命,小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儿,很不错呀。

又过了几年,顾老头领着顾哑巴回天镇走了一趟,在亲戚家住了些日子。让亲戚给领上大哑巴看望他妈妈。大哑巴见到了妈妈后,娘俩痛哭了一场。

又过了几年,顾哑巴娘来到口外走亲戚,并且也专门来到顾老头家,给他们爷儿俩缝补浆洗衣裳被褥。以后每年冬季,顾哑巴老娘都要来给他们爷儿俩缝补浆洗衣裳和被褥等。

又过了几年,顾老头老了,干不动活儿了,就在家里给顾哑巴做饭。顾老头爱喝点儿小酒,袖筒里经常藏着个小酒壶,出来进去,都要呡上一口酒。顾老头觉得小日子过得是多么美呀,多么幸福啊!

顾哑巴虽然不会说话,却很聪明。也会告密,发现谁偷奸耍滑,占队里的便宜,偷队里的东西,他都会悄悄地告状。

顾哑巴中等身材,大板脸,大嘴巴,大耳朵,大眼睛。他见人一面笑,既手巧又勤劳。每年在队里挣得工分最多,分红也最多。

顾老头离开人世几年以后,顾哑巴也渐渐地老了,干不动活儿,队里向大队反映后,大队书记向乡里打了招呼,乡里同意把顾哑巴送到养老院。生产队就派人开上小四轮车把顾哑巴的行李衣物和东西全部装上四轮车,搬上顾哑巴去养老院享清福去了。

undefined

陈里庄还有一位中年半哑巴。他中等身材,四方脸,浓眉毛大眼晴。留着分头,衣着整洁。爱打扮,爱风流。他虽然说嗫嚅喃喃,耳朵也有些背,听不真别人的讲话。但他心灵手巧,会修车子,会修鞋,会做皮鞋,还配钥匙呢。他经常在乡政府所在地摆摊子。由于他的手艺精湛,前来找他修车子,修摩托车,修电动车,补内外胎的顾客很多。找他修鞋、做皮鞋、配钥匙的顾客也络绎不绝。

半哑子姓陈,名字叫陈默翰。四岁那年,由于他得了重感冒,高烧久治不退。结果,高烧烧坏了陈默翰的耳膜和喉咙,烧坏了他的声带,导致了他说话吐字不清,听力高度下降。最终成了个半哑子,令陈默翰苦不堪言。

陈默翰成长到十六岁以后,父亲就把他送到了皮鞋铺学习修鞋,制作皮鞋。由于陈默翰心灵手巧,又吃苦耐劳,且喜欢修鞋,喜欢制作皮鞋。三年以后,就出徒了。老父亲就给他租了 一间房子,也开始了干做皮鞋的生意了。一开始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后来由于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来订制制作皮鞋的客户越来越少啦,陈默翰与老父亲商量后,决定退去房子,上大街摆摊子,既修鞋又做鞋。后来又学会了修补各种车辆的内外胎,还学会了修理自行车,修理摩托车。陈默翰还学会了修锁子配钥匙。由于他心灵手巧,手艺精湛,赚了不少钱。老父亲就给他在县城里买了一套二层楼,面积为一百一十八平米。

老父亲为他购买了装修楼房所用的各种物资。又请了各种手艺人,两个月就把楼房装修好了。装修好楼房后,陈默翰就来到县城耍手艺摆地摊了。几年后,半哑子也成了家,媳妇儿是个离过婚的女人,没有孩子。嫁过来却给半哑子生了个大胖小子,可把半哑子爷俩乐坏了。

如今,陈默翰又买上了门帘房,生艺越来越好了,不用摆地摊了。他耍手艺,媳妇儿给他卖各种零件、卖电动车。老父亲领着孙儿正在享受天伦之呢!

行行都能出状元,

手艺精湛挣大钱。

半哑发财娶老婆,

心灵手巧好生活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权力的较量

【作者介绍】王万荣,兴和县赛乌素镇小学退休教师。1978年参加工作,2016年退休。爱好文学,有时写些散文、打油诗、小说之类的东西自娱自乐。

(0)

相关推荐

  • 九画喻事类歇后语大全

    珍珠没眼→瞎宝贝 珍珠掺着绿豆卖→一样价钱也抱屈 珍珠弹子麻雀→得不偿失 玻璃人掉进冰窖里→凉透了心 玻璃上磨花→抠不掉 玻璃公鸡上抹糖稀→一毛一不拔还沾东西 玻璃瓶里点蜡烛→通心儿亮 玻璃掉在镜子上 ...

  • 庄小久成婚记(上)

    本文作者:陈文章 庄小久的成家是个问题.人不丑,高鼻梁,长马眉脸,小花眼.就是嘴唇有点厚,个子稍有点小,五短身材.人也厚道老实,家境上中等,有吃有穿,算好人家.小久年轻时还当过两年公社放影员.按理说找 ...

  • 【儿时记忆(四章)】/ 薛文德

    儿时记忆(四章) 薛文德 (一)  看电影 儿时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看免费的露天电影. 那时,每逢村里放电影,就是我和小伙伴们的盛大节日,不到天黑,我们便都去现场占位子,为争一个好位子,曾和小伙伴吵得面 ...

  • 有个老头把一头犟驴拴在路边。一个商人也把...

    有个老头把一头犟驴拴在路边.一个商人也把自己的驴拴在那里.老头马上劝他拴到别处,不然他的驴会死.商人不信,结果驴真死了.商人告官,老头竟装哑巴,谁知县官大笑为老头叫好.   古代有个老头,家里养了头驴 ...

  • 张仿治:哑人王阿贵

    传承文化精神 1969年我下乡插队落户,公社把我分到了溪岙大队.人们都说农村干活苦,我心里首先想的却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个人也不认识,那是多么难受的事啊.哪怕有一个人给我作伴也好多了. 去大队 ...

  • 爸妈反方向走,测试一岁宝宝会跟谁走,路人:这娃比你两都聪明

    爸妈反方向走,测试一岁宝宝会跟谁走,路人:这娃比你两都聪明

  • 三国4大神童,一个身体不好,一个命不好,两个聪明过了头

    三国的神童很多,但在我心里,有4个是典型. 一个是曹冲,一个是周不疑,还有两个是钟会和诸葛恪. 其实,神童这个称呼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因为它代表着聪明.但同时它也让你背负了一种期望和使命,这让我 ...

  • 养孩子如养花,秘诀是顺其本性丨带出两个聪明灵动的孩子,她这样谈育儿

    孩子要怎么养才「好」?这应该是每对父母都会思考的问题.放眼望去,不焦虑的父母实在太少了.物质条件越好,养育孩子反倒越成了难题. 好多年前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上,一位很聪明的男同学不无炫耀地提到自己刚刚用买 ...

  • 养孩子如养花草,带出两个聪明灵动的孩子,她这样谈育儿

    孩子要怎么养才「好」?这应该是每对父母都会思考的问题.放眼望去,不焦虑的父母实在太少了.物质条件越好,养育孩子反倒越成了难题. 好多年前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上,一位很聪明的男同学不无炫耀地提到自己刚刚用买 ...

  • 清晨碎语 | 两种聪明不一般(20.12.18)

    前几天,看过几篇文章,有几句话,印象很深. 第一句,聪明的人,一般不太合群. 第二句,智商高的人,一般情商都差点事儿. 第三句,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在少数人手里的真理,往往还没成为真理. 几句话,多 ...

  • 一个聪明的人,从不在这两处争输赢,因此总是走运!

    <平凡的世界>讲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一味地追求一个方向,往往懂得变通.知道什么可以争,什么不能争才 ...

  • 中老年人要想越来越聪明,只需一个方子两味药

    四川广元旺苍县普济镇的张维敏老人四世同堂生活幸福,就在老人刚过完68岁生日不久,家人就总感觉到老人家经常拿东忘西,自言自语,早晨吃的什么饭,不到中午就忘了. 老人的一个孙子从中央电视台看到一个述说老年 ...

  • 真正聪明的人,与人相处,都懂得这两个忌讳,千万不能犯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这一生,想要找一个朋友不难,难的是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知己之友.蒲松龄曾说:"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人生最快意,莫过于得一知己,如伯牙子期,高山流 ...

  • 他是哑巴,两个嫂子为争他的300万拆迁款...

    他是哑巴,两个嫂子为争他的300万拆迁款吵架,他把300万分给三个侄子女,并立下一份协议,侄子所为却让他落泪,他临终前写下的遗言更是成为所有人心中的痛-- 我爸弟兄三人,就三叔一人在老家,他是哑巴,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