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射书卖29万,一幅乱书卖36万!敢相信吗?
作家梁实秋曾在文章中写道:“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别看我落魄无聊,我有所不为。这样一想,一股浩然之气火辣辣地从丹田升起,腰板自然挺直,胸膛自然凸出,裴褒啸傲,无往不宜。”(出自《穷有什么好处》)。
这段话说的是穷人的自嘲,就好像你每月只挣1500,有人问你为啥还这么开心,而你回答“我没办法”是一样的,甚是尴尬和无奈。如果将这段话引用到当代的书法界,用它来表述其中一类书法家的内心所想,或许会产生另外一种可笑的尴尬。

“别看我字写得丑,我却能卖大钱;别看我整日被骂,我却能视而不见。你们说你们的,我创新我的,你骂我我就当你在鼓励我,我任性,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或许,这就是当代一类书法家内心的写照,甚至已付诸行动成为事实。不信?那请往下看。

字写得丑依旧卖大钱,“乱书”创始人王冬龄当为冠军。据悉,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在2016年拍出过一件王冬龄的作品,内容为苏轼《水调歌头》(拍卖时介绍),成交价36.6万元(见上图)。
而“射书”创始人邵岩当为亚军。据悉,上海元亨利贞拍卖公司在2013年拍出一件邵岩的作品,其内容为“青山独归远”(拍卖时介绍),成交价29.9万(见下图)。

在宣纸上乱写一通,事后自己都不认识的作品;用注射器吸满墨汁,然后射到纸上的作品。每一件都能卖几十万,难道这种书法创新成功了,不然怎么能卖这么多钱?不要以为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因为这是事实,这是“别看我字写得丑,我却能卖大钱”的事实。
整日被骂却能视而不见,所有的“大师”都是冠军。

近几年,数以万计的网友,都在指责所谓“创新”的大师,调侃声、谩骂声、抵制声可谓声声不息。当然其中不乏大批吃瓜群众的人云亦云,不过,也有不少专业人士的独到见解。按常理说,一个人天天被人骂,怎么着也应该正面解释一下吧!
然而,不管是人云亦云,还是独到见解,都没有撼动大师们的执着,你们骂你们的,我搞我的,不做任何解释。若某一位大师被骂得实在受不了了,即使是回应也显得比较高雅,如邵岩:“老百姓不懂书法,骂我我不在乎。”

余秋雨说:“大胆取舍,需要锐利斧钺。但是手握这种斧钺的人,总是在开山辟路。那些只会坐在凉棚里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的人,大多都不懂斧钺。开山辟路的人没时间参与评论,由此造成了等级的倒错、文脉的失落。”(出自《文脉》)。
也许,我是说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大师才不和我们计较;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大师才顶着骂声继续创新。

写在最后:长得丑不是罪过,就像穷一样,但也究竟不是美德,不值得炫耀,更不足以傲人。不过,看似很有文化的人却总干没有文化的事,绝对不是美德,是实打实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