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淞沪会战”解说词
相关推荐
-
日军伤兵回国时与护士吹箫慰藉 有人竟希望死在中国
侵华战争期间,大批的日本妇女以"日赤看护妇"(日本红十字会护士)的名义跟随日军来到中国,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服务.在当时的日本国内鼓吹为国分忧是日本女性的天职,因此这些女人来到中国 ...
-
张瞎子
张 瞎 子 唐白甫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老街靠近河沿的桥头有个算命的瞎子,我不便说他的真名,一来我要说的故事带有传奇色彩,经不起推敲,二来我有所避讳,他是我拐弯抹角的亲戚,见着了,我得叫他表爷爷. ...
-
小日本对待自己的伤员竟比战俘还狠,真让人心寒,焉能不输?
小日本对待自己的伤员竟比战俘还狠,真让人心寒,焉能不输? 文 | 韦爵爷 日本在世界各国的名声真的是很高,特别是战争时期,当时日军不止是对中国痛下杀手,在其它地方也有战场,连世界强国美国,日本也敢去招 ...
-
鲜为人知的梦露日本劳军 伤兵们的要求都样样满足
关于梦露劳军我们提得最多的是她1954年2月16日开始在韩国为期4天,进行的10场表演,这次劳军让她从原本好莱坞的二线明星一跃成为一线女神. 对于梦露的这次亚洲之行,我们都会在前面提一句梦露和他的新婚 ...
-
护士冒死救下一名战士,22年后来报恩时,女护士才知他是大人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报恩文化是中国人植根于心底的美德,世界上论起恩情,最重的莫过于救命之恩,从古至今,因为救命之恩衍生出的佳话数不胜数. 在近代中国,就有这样一段故事,一个年轻的护士冒着生命危险从战 ...
-
刘兴诗:抗战胜利那天,想起逃难路上爬着喊妈妈的小女孩
刘兴诗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科普作家 7 2021-08-16 07:58:11 74年前(本文作于2019年)的8月15日,抗战胜利那一天,印象很深刻,还记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我在重庆,刚刚14 ...
-
常德会战中的虎贲之师 一寸河山一寸血 百万青年百万兵
1943年11月,侵华日军为了挽回在太平洋战场的连连失利,提高因停止攻占重庆.成都的"五号作战"而低落是士气,牵制中国军队转入滇缅.驻武汉的华中派遣军组织了5个师团.1个独立旅团. ...
-
淞沪会战中与阵地纵横交错的地道 让日军每一步都需血的代价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遭到了中国军队前所未有的阻击.曾经一度气焰嚣张的日军,发现中国军队并非如他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在这里几乎每前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价. 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 ...
-
陈诚坚持扩大淞沪会战规模,抗日主战场南北之争孰是孰非?
1937年7月,军政部次长陈诚兼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教育长,负责调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军.教系统学员,为进行抗日战争做干部和思想上的准备.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陈诚建议蒋介石:"我军应即毅然采取 ...
-
1937年,日军镜头下淞沪会战时期的上海
1937年,日军镜头下淞沪会战时期的上海
-
揭秘: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是同一场战争吗?
导读: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时任第19路军副总指挥蔡廷锴将军讲出这句发自中华儿女们灵魂深处的怒吼. 当下,正值纪念八一三淞沪会战之际,有些读者或许会疑问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通共同 ...
-
淞沪会战,桂军6万人无一生还,10个旅长9个阵亡,是真的吗?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驻守在卢沟桥的日本军队,谎称有一名士兵失踪,以此为借口,要进入北平宛平县城搜查.至此,"卢沟桥事变"爆发. 对中日两国高层 ...
-
沂蒙拳哥尹志林弘扬四大精神、讲红色故事中国行(第二部二)淞沪会战八百壮士
地点:上海四行仓库旧址 "如果你看过电影<八佰>那你一定知道我身后这个建筑."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沂蒙拳哥介绍道. "大家好,我是沂蒙拳哥尹志林,弘扬四 ...
-
八一三淞沪会战虹口战场遗址寻访记
引言 在抗日战争中八一三淞沪会战是值得一提的一场会战,战役规模之大,中日双方投入兵力达到百万以上,战斗相当之惨烈. 简介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 ...
-
郭凯 | 淞沪会战爆发80周年祭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国民革命军85个师参战,伤亡达33余万人,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样,填进去就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