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物语:从《咖啡瘾史》说开去

早晨,听罗胖讲一本书 —— 《咖啡瘾史》。其实就是一个简略的咖啡发展史。

他讲到三千年前利比亚的黑人就有嚼食咖啡豆的习惯。虽然苦,虽然很硬嚼不烂,但它可以提神!让人兴奋!有愉悦感!于是它的这点功能便被人所用,直至今日。

伴随着奴隶贸易的兴起,咖啡也一同从也门的摩卡港流向欧洲、美洲。市面上所谓的“摩卡咖啡”也正是因此港而得名的。

一开始,单纯的咖啡口感不被欧洲人所接受,怎么办?好办!烘焙研磨,调控浓度!再不行就加奶、加糖!

咖啡在西方的流行推动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产生,那就是“咖啡馆”,—— 人们发现了可以平等交流与探讨的方式与场所,很多文人、政客、学者、交际达人汇集于此,抒发、表达、八卦着态度、思想,种种。并自此形成了西方的一种特色文化 —— 咖啡馆文化。

听到这儿,我心里想到更多的其实,还是茶 … …

在其早期适口性较差的阶段,人们也同样考虑过对茶进行某些处理,比如烘烤、加各种调料等等。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还是回归到了喝茶之本味的高度,就像一些高级玩家追求喝黑咖啡一样。但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中国茶保持得更纯粹些。

再说茶馆文化。当年它也承载了如同西方某个时期咖啡馆一样的社会功能,多少名仕绅贾来往其中,也传为一时佳话。

但,那毕竟是过去式了。在这个网络时代,交流与探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一个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公开的交流与探讨,—— 已经不再成为一种主流需求了,因为你能方便的在各种聊天工具上去实现这个功能,远比在茶馆或咖啡馆中快捷廉价。

茶馆的社交功能似乎正在减弱,貌似只留下了部分私密性的社交与一些习惯了茶馆休闲方式的人群。作为私密社交,茶馆也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而喝茶休闲的客群也被茶店以“免费喝茶”为名吸引走了部分客流。

出路还是要找的,于是茶馆想到了结合传统文化,弄一些琴、棋、书、画、茶的沙龙培训,但收效不大,似乎没有戳到点儿上。也有的学着苏杭巴蜀一带的茶馆弄一些相声、评书类的曲艺形式,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因为它太慢了,早与整个现代城市快速的生活节奏不搭了。

茶店作为改革开放后茶行业的主力军发展壮大起来,但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因为它的客流主要就来自或等同于过去茶馆的消费者。

无论是茶馆还是茶店,其实更多的还是要深挖细化出各自所专擅而特有的应用场景,—— 只有你的无可替代,才有可能换来一线生机。

如果一定要让我给出一个大方向的话,那就是发挥实体店的物理优势,—— 打造体验价值

茶馆与茶店都属于实体店,挖掘各自独特的体验价值,才是正道。

益申老师要把“泡茶、品茶”上升到艺术高度。那好,一场电影、一出戏剧,甚至于一段相声都是一种艺术形式。

那么欣赏艺术,又有哪些特点呢?

你要专注并投入其中,才可能收获审美享受。你不可能一边打着电话、聊着生意一边听着老郭的相声,等大家哄堂大笑,吓你一跳时,你都不知道这抖的是啥包袱。你不可能在欣赏艺术时去分心其他。

那么,又能否让你的茶客专注于你的开汤品饮过程,而不分心其他呢?且又当于此趋之若鹜时,你就算成了。

一个只有在你这里才能体验到的感受,一种只有在你的茶里才能体验到的汤感,那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就说这么多吧。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往    日    精    选

开汤哲学:味觉寓言

(0)

相关推荐

  • 茶馆&咖啡馆,哪个更适合你?

    ---------------------------------------- 本文编号:139 点击文首蓝色小字"野境黑茶"选择"关注" 即可输入文章编号查 ...

  • 孔明珠:上海爷叔哪里聚聚

    我们城市里给上海爷叔留的公共休闲空间是不是还应该更多一些? 近期频繁去一家海派西餐馆,那家店好吃不贵,装修老上海欧式风,颜色多用暖色调,墙壁上的画与照片,吊灯与台灯似曾相识,长条餐桌靠背椅,坐下来用餐 ...

  • 空山物语:从发酵食物说开去

    在茶人们对茶的后发酵现象兴奋不已并热烈讨论时,殊不知人类对食物(更准确说是食材)进行后发酵处理的历史已非常久远了. 人类早期吃不了的肉类被风干腊制,本质上这就是一个发酵的过程. 饱含水分与糖分的水果被 ...

  • 空山物语:“二八定律”再理解

    不出所料,在可遇轩喝茶的一位茶客关注了"空山茶话",翻阅历史消息后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还懂音乐啊?" "很遗憾,我不是很懂音乐--" &q ...

  • 空山物语:玻璃顶

    "您喝到过打动了你的茶么?" 另一个学生也附和着,"对,那种能感动你的茶--" "我当然喝过了,而且很多!你翻的笔记里就是那些打动过我的茶啊!&quo ...

  • 空山物语:精进 ……

    历时一个多月,总算把这套将近三百小时的音视频资料学习完了,--首先声明,那不是茶学内容. 如果让我形容当下感受,那就是头昏眼花,还伴有间歇性的轻微头疼.期间太太总说我"魂不守舍.转眼忘事&q ...

  • 空山物语:万化归一

    * * * * * * 今天扯点儿别的--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当下这个时代是好学之人的天堂,你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你所需要的知识,如此简便,如此迅捷.我每天的阅读量基本在一到两万字,音频收听也在一 ...

  • 空山物语:关于奔跑

    回想起来,自从2006年开始涉足户外长跑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 从最初的5km,慢慢到10km,再到现在平均每周两到三次的户外15km越野. 其中最难的一道坎是我的腿太粗了-- 资深教练为我支招穿氨纶紧 ...

  • 空山物语:被玩坏了的“情怀”

    所谓"情怀",情之所怀也."怀"什么?怀念.怀旧者是也.说白了,只有盛世已去,衰败没落,沉睡于历史档案袋中的旧东西才适合玩情怀,它已经失去了活力,失去继续探索与 ...

  • 空山物语:老茶之“鲜”

    记得2014年的秋天,我在朋友的店里为她泡了一道当年的坝糯春,水很好,器也对,片刻间我们就被那鲜灵灵的汤感浸没了,落口还会有一种特别的酸爽,那是丰富的茶氨酸所带给我们的体验. 从此,我知道了什么叫新茶 ...

  • 空山物语:从手机的迭代演进说开去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巅峰之作,那是用以彰显其历史独特性以及区别于其他时代的标志. 比如古希腊的人物雕塑.古埃及的金字塔.魏晋的书法.盛唐的诗歌.六十年代的"样板戏",以及当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