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朝状元写的楷书,这字工整细腻,比“电脑体”都漂亮!
相关推荐
-
颜体, 写成小楷, 能有多美? 看这个状元郎的《千字文》, 就知道了
楷书,尤其是唐楷,自宋代以来,楷书已经成为学习书法的基础,是古人必须要掌握的书体. 正如大书法家苏轼所言:书法备于正书(楷书),溢而为行草!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至此,行书.草书从隶书为基础,转变成以楷 ...
-
田蕴章:中书协的人,能写好楷书的,没几个?写丑书的,真不少!楷书,尤其是唐楷,是古人必须要掌握的书体...
田蕴章:中书协的人,能写好楷书的,没几个?写丑书的,真不少! 楷书,尤其是唐楷,是古人必须要掌握的书体,自宋代以来,楷书已经成为学习书法的基础! 正如大书法家苏轼所言: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这种观 ...
-
清代一位状元郎写的小楷,功夫太深了,专家...
清代一位状元郎写的小楷,功夫太深了,专家:这是印刷体,跟书法没关系! 我们知道,在各行各业存在着一条一条的鄙视链,人们将某种行业的不同层次或者类别按照自己的喜好分成了三六九等. 在书法界同样存在着这样 ...
-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各有什么不同?
作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进士身份一直让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能考上进士也算触碰到学习道路上的"天花板"了. 然而,同样是高中进士,却又按照成绩名次被严格划分成三个不同的级别, ...
-
古代进士为何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各有什么不同
作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进士身份一直是让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能考上进士也就算是触碰到了学习道路上的"天花板"了. 然而,同样是高中进士,却又按照成绩名次被严格划分成三个不 ...
-
北宋时期的父子状元:都英年早逝,没做到大官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 从622年开始科举考试,到1905年废除,历经1283年,一共产生了654名文科状元.状元数量甚至比宰相都少--光是唐朝.宋朝.元朝.明 ...
-
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高清版 | 书法易
本文所刊<千字文>是赵佶以其最具个人风格之"瘦金体"书写,整体匀整峭拔,筋骨挺劲,清爽润朗,飘逸灵动,正所谓"铁画银钩".此种书体取法唐代薛稷.薛曜 ...
-
一位清朝状元写的小楷,这工整程度,堪比“打印机”了!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也是许多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为重要的一天. 古代的科举比今天的考试还要复杂,明清两代的科举基本可以分为院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其实的会试就相当于今天的高考了,当年举行 ...
-
一位清朝县令写的楷书,温润如玉,这种美比...
一位清朝县令写的楷书,温润如玉,这种美比"田楷"更地道! 书法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门必修课,在明清时代的科场当中,如果书法写得不好,是没有机会高中的. 比如大书法家文徵明早年字写 ...
-
一位清朝县长写的楷书,温润如玉,这种美比“田楷”更地道!
书法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门必修课,在明清时代的科场当中,如果书法写得不好,是没有机会高中的. 比如大书法家文徵明早年字写得不好,所以屡试不第,被誉为"海内文霸"的董其昌也曾经因为 ...
-
26位清朝状元的书法,大开眼界
来源:网络 01 戴有祺 戴有祺,江南金山卫人(今上海金山),字丙章,号珑严.清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 02 于敏中 于敏中,江南金坛人(今江苏金坛),字叔子,号耐圃.(1714-1779).清 ...
-
浙江一位高考状元写的小楷,水平超越了文徵明,比“田楷”更耐看
如果说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一个书法家的书法实力的话,那么其小楷功夫一定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 历代的书法家,或者长于草书,或者长于行书,但能够在书法史上名垂千古人的,其小楷功力必定不俗,这里面有两个 ...
-
大饱眼福,26位清朝状元的书法
大饱眼福,26位清朝状元的书法
-
10位清朝状元书法对联精品欣赏,真功夫,谁更胜一筹?
光绪,是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应用时间34年.在这不短的日子里,共出现了13位状元,光绪皇帝也亲眼见证和终结了这一被应用了一千多年的选拔人才制度.虽说当时科举制度已渐渐不适应形式,但选拔出来的个 ...
-
一位高考状元写的小楷,总分考了725,原来她平时是这么练字的!
我们都知道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能够在数百万高考大军当中冲到第一名的人必定有着超凡的过人之处. 今天的高考状元还没有出炉,去年有一位高考状元的书法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她就是湖北的高考状元唐楚玥,高 ...
-
张三丰为一位清朝人写了12首诗:他在清朝还活着?
张三丰生于宋,道成于元,兴于明. 修道前,张三丰是元朝的秀才,做过县令,爱写诗.他曾为一个叫梦九的人写了12首诗,其中一首是为梦九的儿子写的,名为<听梦九子思敏读书>-- 最宜听是读书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