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红楼梦》里的红木文化(17): 屏风背后你所不知道的乾坤

屏风是我国一种年代久远的家具。据史书记载,西周初期就产生了,名叫“邸”,是立在帝王座后面的大方木板,上面画有斧型纹和彩绘的凤凰。汉代时,有放在茵席、床榻周围的屏风,明代广泛使用了折屏(围屏),清代则流行座屏。

屏风是一种多用途的器具,它有象征权力、分离空间、挡风、屏蔽视线、装饰欣赏等功能作用。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写凸碧山庄: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做两间。这架大围屏的作用是分离空间:第七十八回写道:抓迷屏后,莲瓣无声。这是写宝玉和晴雯等小丫环们在屏风后藏猫猫、捉迷藏玩;第六回写道: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说上回老舅太太给婶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请一个要紧的客,借了略摆一摆就送过来。”贾蓉向凤姐借用玻璃炕屏,为的是给客人欣赏,显摆显摆。

屏风的形制主要有座屏、插屏、炕屏、工艺画屏、折屏(围屏)等。

《红楼梦》绘本里的生活场景。

座屏,一般3~9扇屏,中间一扇最大,是主扇,两侧均为小扇,上有扇帽,下有八字须弥座,安放在室内正中的位置。清代宫廷中,正殿明间,都设一组多扇座屏。

插屏,一般是指带座的独扇,是因屏心插放在屏座上而得名,屏心是吉祥文字、绘画、刺绣、雕刻、工艺装饰画等。屏座样式很多,没固定尺寸,依用途而定。当门而设的插屏,高两米、宽三米,主要是陈设,兼有间隔作用。清雍正时期出现“半出腿”插屏,依墙壁摆放。

炕屏,典型的清式家具,由于木炕的流行,出现了炕屏,放在炕上使用,尺水相对较小。

工艺画屏,春秋战国时就出现了,挂在墙上的称“挂屏”,放在案头的称“镜屏”或“砚屏”,形制小巧,微工精美,式样有插屏和围屏式的两种,属文房清供之类。

《红楼梦》绘本里的生活场景。

折屏,由两扇到十几扇(偶数)大小一样的屏扇组成,每扇都有木框制的大边,并都有足,扇与扇之间用铜合页相连,可随时拆开。摆放时,扇与扇之间曲折相连,摆在地上。折屏是临时性陈设,摆放的地点、位置可根据需要变化,十分方便,有隔断室内空间的功能。

屏风的屏框、屏座、屏足等用材以紫檀、黄花梨、酸枝木、鸡翅木、漆木、银杏木居多,屏芯则有瓷板、玻璃、绸纱、大理石、木板等,或镶嵌或刺绣。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25个国家要和我国建交,罗马尼亚首位驻华大使向国家领导人递交国书,现场拉了一架特制的长而大的屏风,让我国所有将要去外国赴任驻外大使的黄镇、耿飚、王幼平等,躲在屏风后面,现场观摩外国大使是怎样递交国书的礼仪。

如今,在一些重要场合举办一些重大活动时,往往也摆放屏风。如北京中南海国宾馆,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时,身后往往都有一架座屏。也有直接在墙上画一幅大画的,间接起到屏风的效果。

“嘉木明韵”总设计师许建平大师早期作品——中南海紫光阁大座屏。

“嘉木明韵”总设计师许建平大师早期作品——中央政治局会议室大座屏。

嘉木明韵艺术馆实景挂屏。

嘉木明韵艺术馆实景挂屏。

嘉木明韵艺术馆实景挂屏。

嘉木明韵艺术馆实景挂屏。

嘉木明韵艺术馆实景小座屏。

嘉木明韵艺术馆实景小座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