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28

一、

读仲景书,按仲景法,不拘泥仲景方,而变通用药,尤为得当。

二、

治疗偏瘫、肢体疼痛加羌活、独活、防风;血压过高加夏枯草、草决明、珍珠母。

三、

补骨脂温肾固泄,加少量姜炒川连(与补骨脂之比约1:4-5),寓反佐之意,并以预防脾虚生湿,久则化热之用。

四、

风湿热合并心肌炎用白虎加桂枝汤再加玉竹、附片、黄芪,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五、

清代王泰林在《王旭高医书六种》中说“白术生肠胃之津液,大便梗是肠胃之津液干枯,故加白术。”

六、

《女科经纶》:“产后乳汁不行,宜壮脾胃,以滋化源。”方可选傅青主氏通乳丹。(人参、当归、麦冬、木通、桔梗)。

七、

朱丹溪在《金匮钩玄》中提出,中风半身不遂“在左属死血,无血;在右属痰,有热,气虚。病在左者,四物汤等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在右者,二陈汤、四君子汤等加竹沥、姜汁。”此辨证施治原则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八、

枳实,《得配本草》谓:“大损真气,非邪实者,不可误用。”《本草衍义补遗》曰:“能冲墙倒壁,滑窍泻气之药也。”

九、

佛手,理气化痰。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

十、

番泻叶,《饮片新参》:“泄热,利肠府,通大便。”《现代实用中药》:“番泻叶,少用为苦味健胃药,能促进消化;服适量能起缓下作用;欲其大泻则服4-6g作浸剂,约数小时即起效用而泄泻。”

(0)

相关推荐

  • 我爱本草

    我喜欢詩歌,也喜爱本草.因此在从医之事业中,深感治病用药如同战场的将帅用药如兵.时时视药草为亲密战友.以医技合夲草之灵性.解百姓之疾苦.因此我日久天长,将治病之效验良方,反夏推敲,精心选择,编成詩歌形 ...

  • 仲景方酸枣仁汤,治疗失眠为何有时无效?中医教你用药思路

    仲景方酸枣仁汤,治疗失眠为何有时无效?中医教你用药思路

  • 伤寒纪实:仲景药用鲜半夏的经验

    半夏之名来源于<礼记·月令>记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可见,古人在很早就开始对半夏有所认识.半夏入药,在本草书籍中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记 ...

  • 仲景用药

    仲景用药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28

    一. 橘子皮晾干后放锅内炒焦,然后研成细粉末贮瓶备用.取干炒橘子粉6g加白糖一小勺,用温水送服,日3次.本法来源于民间,可缓解胃脘痛,有良效. 二. 取枸杞10-20g,放碗内隔水蒸煮10分钟,或放盘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一点资讯】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28

    一. 前人认为,一味三七,可代<金匮要略>之下瘀血汤,而较下瘀血汤尤为稳妥也. 三七对心肌梗塞.舌质紫暗或舌上有紫瘀斑.痛处固定不移者,除辨证用药外,还可用三七粉3-5分配人参粉3-5分,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