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与地名文化

摘要:世界各地都遗存有由神话、传说命名的地名。而社会的发展,地质的变迁,民族的迁徙等又会使地名不断地演变、讹传、重名,地名的分布日益复杂化、国际化;同时地名文化与其它的文化形式一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地名是人类互相交往、生产、生活的产物。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认识和需要,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予以共同约定的语言文字的代号。随着当前科学、文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文明与文化不断发生冲撞,地名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各个社会集团的传递、转译也日趋复杂,故有必要探讨和研究地名文化的语源、语义、演变、命名时的环境和地理分布状况,以及书写和转译的规范化等等。这些,在神话与传说地名中都有所反映,因此也有探讨和研究的必要。

一、神话﹑传说与地名语源及其含义

在地名范围内,无论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区划及重要集镇、纪念地、名胜、古迹,甚至街道里巷、园林、广场等,都有许多的由神话、传说构成的地名。在没有文字之前,它们只是凭借神话或传说在口头上成为无形的,但仍属于约定俗成,具有理据性和所指性的固定地名;而文字的出现使神话、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产生的地名,成为有形的地名符号,被人们沿用,承袭。中外莫不如此。

1、自然地理实体中的神话与传说。

在希腊神话中,欧洲或欧罗巴洲(Europe)地名源于古腓尼基语。腓尼基国王阿革诺尔有位美丽的公主欧罗巴,被众神之王宙斯看中,于是宙斯借计变为公牛,将欧罗巴诱骗到远方一块陆地成婚。这块陆地与神话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都有关,人们逐以欧罗巴命名。大西洋(the Atlantic Ocean)据说得名于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神阿特拉。他知道任何一个海洋的深度,并支撑石柱使天地分开。此洋传为其居地,故以主要人物命名。

在众多的民间地名传说中,比较典型的有多瑙河之说:古代英雄多瑙伊万娶了女英雄娜塔莎为妻。在婚筵上,夸口说基辅再也没有比他更勇敢、更有本领的人了,接着与妻子比箭,妻子胜,他一时恼怒射杀了妻子,醒悟后痛悔莫及而自杀,其血便流成河。位于我国的珠穆朗玛峰藏语称米约朗桑玛,意为“稳座智慧”的女神,在它周围还簇拥着四座高峰,在西藏并称为长寿五姊妹女神,她居三,且位于中央,为众女神之首。她全身洁白,披着美丽的头饰,骑着白狮,右手高举一支九尖金刚杵,左手持一盛满甘露的花瓶,腾云驾雾,俯瞰人间,捍卫政权,发展种族,造福于众。此峰亦是以主要人物命名的地名范式。

综上所述,在自然地理实体里,无论山川、岛屿、洲滩、关隘、瀑布、洞谷或自然保护区,许许多多都因神话或传说命名。比如爱琴海(Aegean Sea),亚马逊河(Amazonas),堪察加半岛(Kamchatka Peninsula),亚当峰(Adam's Peak);我国的黑龙江、华清池、日月潭、莫愁湖、马祖岛、七星关、黄果树瀑布、兵书宝剑峡……举不胜举。

2、行政区域及重要集镇的神话与传说。

东南亚国家柬埔寨(Cambodia)取名于传说中该地土著民族高棉人的祖先“柬埔”(Cambu),这是以人命名的众多国名中的范例之一。俄罗斯的西伯利亚(Siberia)源于传说中一条从贝尔加湖底钻出的狗,其名曰Siber。省辖地市级单位如我国甘肃省之酒泉,传为汉将霍去病征匈奴获胜。驻屯此地,汉武帝赐御酒一坛,霍倾酒于此,成一股流泉,与军士们同饮而因名,这亦是以内心的感受,体验与主要事件命名的范式。县级单位源于神话、传说的地名也不少,如我国山东省的微山县。据传商代末年纣王昏庸,国势颓败,贤臣微子向纣王数次谏言,均不采纳,甚至被怀疑图谋不轨,微子便逃匿此地,死后葬于山顶,此处也因人而名。乡镇级单位源于神话、传说的则更多了。我国河南省开封市南的朱仙镇,传为战国时朱亥的故里;该省汝城县的杜康村,传为杜康酿酒处。山西省清徐县孟封乡的尧城村,传为尧居该村时“乃命羲和,钦若吴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首都城市名、省会城市名也有许多源于神话与传说。如雅典(A-thens),希腊神话称:海神波塞冬与女神雅典娜同时选中此地,争执不下,请众神之王宙斯仲裁。宙斯让他们自行表达对该地区的善意,由当地居民决择。波塞冬将战叉就地一抛,顿时海浪翻浪,势不可挡,以此表示利用该地树立海上霸权,雅典娜把长矛就地一掷,倾刻,长出了生机盎然,硕果累累的橄榄树,以示保证当地人民丰衣足食,和平安宁。当地居民接受了女神的庇护,逐将所筑之城以女神帕拉斯·雅典娜之名命名为雅典。我国的广州别称羊城(或穗城),相传周夷王时,有五仙骑着口衔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与广州人,祝他们五谷丰登,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故名。马德里(Madrid),开罗(Cairo),美国波士顿(Boston),印度孟买(Bombay),我国的无锡、佛山和娄赋等城市名也莫不如此。

3、纪念地、名胜、古迹里的神话与传说。

后人经常流连参观的宫殿、楼阁、亭台、寺院等也常依据神话与传说命名。如法国巴黎市的爱丽舍宫(Palais del Eyee),据神话El-yxee是英雄和道德高尚者死后居住的地方,即天国的乐国。坟冢如湖南省湘阴县三塘乡渔场堤外的“娘娘墓”,据考为二妃葛(又名湘妃葛),传说是舜帝南巡,崩于苍桥之野,二妃(娥皇、女英)立于湘山之巅,遥望九嶷,投湘水而死,后人因感舜帝勤民之贤,二妃有辅佐之力,为二妃立墓,并以二妃命名。洞穴如西藏自治区乃东县的译当此乌誓古岩洞(汉译猴子洞),据藏族神话称为观音点化的猕猴和岩洞女妖结婚,繁衍后代之地,即西藏古人发祥地。渔场如汉寿县的沧浪渔场,传为屈原放逐辰溆时,溯沅水而上,在此与渔父对答故取名沧浪以示纪念。莲场如该县的太白湖湘莲场,据传唐代诗人李白与友人贾至,族叔李晔等载酒泛舟洞庭,秋夜在此纵酒放歌。后此处淤为内湖,人们便以诗人字号“太白”命名,湘莲场建立也取同名。

4、人工建筑的神话与传说。

在人工建筑里源于神话与传说的命名也不少。道路如陕西省勉县至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的古道——石牛道。相传战国秦惠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言能屙金,以欺蜀王。蜀王命五丁开道引牛,秦军随而灭蜀。关隘如我国贵州省毕节县七星山上之七星关,传为三国时诸葛亮率师南征祭旗处。堤院如湖南省汉寿县的八仙院,相传吕洞宾等八仙曾云游于此。街道如西安市的太白路,传为唐代诗人李白做翰林供奉时,曾居于此。园林如江苏省无锡市的彖园,传为春秋时越国大夫范彖的住所。

以上足以证明,在各类地名里,由神话、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主要事物而命名的不仅多,而且全面,因而构成了地名文化语源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神话、传说与地名的演变

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地名也和其它地名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地质的变迁民族的迁徙,战争的发生,人类的交往,语言风俗、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领域的扩大等原因,不断地演变。有的消亡了;有的传讹了;有的出现了别名;有的发展了,出现了重名;有的更改了原名;有的扩展了地域,扩大了神话、传说的范围。

1、消亡的神话、传说地名。

春秋初年的吕田,国君姜姓,传为楚国所灭,以后未曾复围,地名渐渐被人遗忘,遗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又如杏城,相传汉将韩胡伐杏木为栅,以抗北狄,故名,随着防御武器的发展,杏栅不再作用,自然被淘汰,地名也就在人们头脑里消失(遗址在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南)。再如帝丘,古都邑,相传颛顼建都于此,战国时更名濮阳,秦置濮阳县,这是以方位更名。故址在今河南县濮阳县西南。还如鼎江,为古沅水下游主要支流。传为黄帝战蚩尤,在其河口铸鼎纪念,河流因名。明清时河道渐淤,目前已不存在,名称因此消失。

2. 传讹的神话、传说地名。

印度的桑珀尔盐湖(Sambhar Salt Lake)。据传印度教主神湿婆之妻萨坎巴利(Sakambari)为了酬谢世间众生对她的膜拜,一日将密林化作白银之地。但当地人民唯感引起偷盗和兵燹,萨坎巴利又将其变成盐湖,并以已名命名,后讹为今名。再如,我国福建省的马祖岛,相传蒲田县湄洲东螺村一林姓姑娘,自幼有神异之功,常在梦中飞越大海收人于溺,至长不嫁,被人称为“妈姐”,后讹为今名。凡传讹地名,通常是与传播者的方言语音为被传播者误听,误记有关。或是在文字出现很少的情况下,人们用同音异义字代替所致。

3、有别名的神话、传说地名。

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城市苏腊巴亚(Surabaya),华人又称为泗水,即游过海洋之意,表现其高乡背井,寻求生活道路的艰辛和坚韧的毅力,以及顽强的斗争精神。传说古时这里属沼泽地带,两条凶恶的动物——鲨、鳄为了觅食,经常搏斗,最后一次搏斗了三昼夜。结果网归于尽,该地即以鲨鳄命名。又如我国上海市的黄浦江,又名黄歇浦、春申江、申江。传为战国时楚令春申君黄歇开凿,因以其姓名,尊称和尊称的缩写命名。还如山西省河津县的禹门,又名龙门,表现其险阻。传为夏禹治水所凿。便以人名和地形命名。另如作家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故事发生的地点大的是在陕西省兰田县的白鹿原,又名霸陵原。相传周平王时有白鹿出此原,后有汉文帝霸陵,故以传说和纪念性建筑物命名。

4、重名的神话、传说地名。

英国林肯郡的城市波士顿(Boston),一说意为圣波托尔夫的石头(Botolfstan)。传说波托尔夫经常站在一石头上向英格兰人传布基督教,因名。但在美国,马驴诸塞州的首府也叫波士顿。这是由于美国早期殖民者来自英国波士顿的缘故。又如英国英格兰北部城市哈利法克斯(Halifex),意为圣发。传说有一妇女被杀后,一缕青丝挂在树枝上,后来此地所有的树皮都长起发状网膜,故名。但加拿大东部也有同名城市,也是早期殖民者来自英国而命名。还如我国湖南岳阳市君山有柳毅井,传为柳下龙宫为龙女传书的通道,可是在江苏吴县东山镇也有柳毅井,附近还有龙女庙,白马土地庙,传为柳毅下井传书,系白马之地。这是因传说在民间影响深远所及。

5、更名的神话、传说地名。

达荷美(Dahomey),1975年11月30日改为贝宁,相传在1645年有个国王的儿子向邻国国王达恩要一块土地,达恩怒曰“年轻的子,你未免贪得无厌了。我如果不提防,你会把屋建在我的肚子上”。以后达恩被打败,王子在其地建一茅舍名Danhme,意即建在达恩肚子上的房子。此名未免太残忍,同时也鼓吹了强权的侵略,这是不得人心的,因此更名贝宁。又如我国山东省淄博市蒲家庄的满井,后更名柳泉。相传当年蒲柳餐在此设茶待客,搜集创作素材。泉流谷底,蒲在世时,外道为溪,称“满井”。谷内绿柳成荫,后人名之日柳泉,以作雅化。

6、在原有地名的地方产生新传说、然后更名的地名。

印度尼西亚中部岛的苏拉威西(Sualwesi)旧称西里伯斯(Celebes),古名细利洼。据传殖民者入侵该岛时,间当地居民“这里叫什么名字?”一位执匕首自能者以为向匕首什么做的,高答“苏拉威西”(铁),逐改为此名,以示对殖民者的愤怒和反抗。又如我国山西省平定县的苇泽关,系长城著名关隘,出入山西的咽喉,相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驻此设防,后人则改称娘子关以示对妇女的尊重,对夫权的抗议。

四、神话、传说地名命名时的环境与地理分布状况

神话、传说地名产生时,是作为单个的地理实体符号出现的,如网化学元素符号或数字符号一样,起着区别其他地域的作用,它的特定空间在地球上或宇宙间总是唯一的,绝不会有完全相同的重名地点。它命名时的环境往往受当时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语言民族、宗教、迷信、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认识事物本领的加强,又不断产生新的、更多的神话、传说地名,而原来停留于一个狭小空间的神话,传说地理实体,由于神话、传说内容脍炙人口,影响深远,不断地扩大流传范围,人们也随之扩大和增加了命名的范围,出现了重名(前面已列举了一些)。尤其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将许多神话、传说为“我”所用,在原有神话、传说地名的基础上,扩大它们的地域范用,并在其它地域以同样的神话、传说地名命名。因此,使神话、传说地名的地理分布日益复杂化,往往由一石一溪、一村一城的命名扩大到一山一河,一田一洲,由一地一名发展到多地一名,甚至打破省界、国界和洲界。

据传圣地亚哥为西班牙的守护神,是耶酥的十二信徒之一,公元九世纪人们在孔波斯特拉发现了他的遗骸,各地基督教徒纷纷到此朝拜圣骨。此地西班牙人的阿斯图里亚斯王国的阿尔方索二世适应当时的宗教狂热,在其坟丘周田修城,命名为圣地亚哥城。西班牙人又在这里建筑了教堂,也以圣地亚哥命名,后来随着西班牙航海业的日益繁荣与发达,许多西班牙人在非洲大西洋岛屿、美洲与亚洲等地进行殖民侵略,于是圣地亚哥的地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行政区、城市、山峰、河流、海角、岛屿都被采用了。有人统计,不少于六、七十处,而其中拉丁美洲便占五十余处。象拉丁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圣地亚哥城,多米尼加的圣地亚哥省和省会圣地亚哥城。古巴的著名港口圣地亚哥、首都哈瓦那附近的圣地亚哥县和本岛中部的圣地亚哥城。墨西哥的两条圣地亚哥河,美国将克萨斯州的圣地亚哥山,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峰、圣地亚哥大坝和大洛杉机市郊的圣地亚哥大道。智利和危地马拉的首都都叫圣地亚哥、尼加拉瓜的圣地亚哥火山等。

在我国,羊城广州的英译名为Canton,再音译成中文,则为坎顿。由于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新兴的资产阶级需寻找新的国际市场,他们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中国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引力。1785年5月,商船“中国皇后”号首抵广州,开创了中美直接交往的历史。以后在美国陆续出现了以羊城广州命名的十五六个“坎顿”。又如在佐治亚州,自然条件与广州相似,早期居民计划发展蚕桑,又受广州输出的纺织品影响,逐命名了一个坎顿镇。又如伊利诺斯州、南达科他州则因居民认为城市与广州对蹠,也各自命名了一个坎顿市。

五、神话、传说与地名的相对稳定性及中西文化的相似性

神话、传说地名和以地理特征事迹命名的地名一样,寿命之长可算惊人。这是因为:

1、地名文化与其它文化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物,是人类独有的社会与文化现象,地名的命名过程也就是人类对自身的意识、生产、生活经验肯定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不断积累的过程,更是文化继承与传递的过程。

2、神话与传说,是古人对大自然恐甑与崇拜的产物对现实生活的美好追求,于是以神化的人物以及其经历的主要事件、接触的主要事物对某一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区域等命名,表达他们的心意与意志。马克思曾说:神话与传说是“在人民的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并且,这种加工过的自然界与社会形态,又因神话与传说更具人格的亲和魅力,更生动、更形象,也更具文化的传承性,比如欧洲(Europe)。

3、神话与传说来自于民间,也扎根于民间,因而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易受改朝换代的影响。反之,那些有损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地名,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妨碍民族团结的地名、侮辱人格或极端庸俗的地名,不能反映当地人民的意愿和当地历史、地理特征的地名,生命力都非常脆弱,往往是昙花一现,有些更是贻笑大方。如“文革”时期,中国由神话、传说命名的许多地名被冠冕堂皇的政治名称取代,诸如“红旗”、“东风”、“卫青”、“卫东”、“文革”之类。但是神话、传说照样流传,神话、传说地名仍被沿用。

4、神话、传说的内容是人们最熟悉、最关切的事物,与其思想、感情、观点、道德、习俗,宗教信仰、生产与生活等息息相通,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5、大型的地理实体往往不属于某一民族或某一政治集团,为了交往方便,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政治集团、哪个国家都不希望更名,如大西洋、欧罗巴、马德里、黑龙江;小型的地理实体如禹陵、蝴蝶泉、日月源等的语源早以成为千古佳话。

6、由神话、传说命名的地名专有名词经过泛化,成为脍炙人口的习语,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邯郫学步”等。以Rome地名名称作为喻体,劝谕人们学这门职业,就要爱这门职业,精通这门职业,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同时AlI roads lead to Rome也还有殊途同归的比喻意义;以邯郫地名名称作为喻体,劝谕人们无论干何事都要有创新,不能东施效颦,亦步亦趋。因此这些泛化的名词进一步扩大了地名名词的语义。

地名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虽然命名的过程极为复杂,且在历史的长河中因经受文化的冲突、社会的变革、族群的迁移等或消亡或流传,但我们仍能通过神话、传说把握住其脉络,了解地名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语言背景,以及命名时的地理环境和地理分布状况,以便规范地名书写,做好地名的标准化,减少中外交流时对地名所产生的歧义及文化上的差异。与此同时,通过对地名文化的了解,更能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并传递传统文化。

(0)

相关推荐

  • ​东北地名的民俗文化价值

    "流淌的记忆" 东北地域文化系列学术讲座 第七讲 东北地名的民俗文化价值 主讲人:施立学 施立学,满族,正高二级.现任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师大 ...

  • 地名知识普及

    一.地名的含义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演变.从古至今,地名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含义越来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一般而言,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 ...

  • 关于泰山的神话传说,你知道几个?

    泰山堪称文化大山,自秦始皇以后,共有13位皇帝登过泰山,以及孔子.孟子及李白.杜甫.苏轼等文化大家登泰山者也不计其数,给泰山留下的御批.传记.诗文.书法.绘画--数不胜数.

  • 《变5》里的神话传说,比植入广告还难看

    上映7天,<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票房跻身十亿俱乐部,尽管口碑越来越差,还是挡不住"变形金刚"这四个字的魔力. 自从<变形金刚>里莫名其妙出现某中国牛奶后 ...

  • 30个上古神话传说,看看你知道几个?

    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 ...

  • 美国女博士墨茨:山海经并非神话传说,而是人类文明丢失的一环

    最早发现新大陆的不是哥伦布,而是<山海经>--亨丽埃特·墨茨. 哥伦布的航海举世闻名,当一个普通人说出这句话时,恐怕会遭到嘲笑,然而亨丽埃特·墨茨却是美国著名女博士,她说出这番话得到了质疑 ...

  • 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下)

    五.湘西北澧阳平原彭头山文化的奇迹   虽然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可以被称为是新石器时代稻作发展地带,但是考古学及古环境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生活方式最早产生且根深蒂固的发祥地并没有那么广大,而是以澧阳平 ...

  • 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上)?

    摘 要 本文运用自然环境.考古与文献资料,并从文化记忆这一视角论述神农神话的发祥地.神农英雄之形象代表稻作文明关于其源头的认识.古籍指出长江中游为神农故事的发祥地,而考古资料表明,该地确实经历了从稻作 ...

  •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在京成立 戴均良副部长出席并讲话|文化遗产|地名|遗产保护

    6月8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原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大会发来贺信,民政部副部长戴均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 《搜神记》:集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 ...

  • 3000年前的真实历史,却被误解成神话传说,如今终于被科学家证实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山海经>是一部荒诞的怪书,书中既有补天追日.填海造人的神话,也有"状如狐而九尾"的奇珍异兽. 由于里面的东西太过离奇,以至于一直以来都没人敢相信.甚 ...

  • 中国神话/传说人物图谱

    中国神话/传说人物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