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阳明、苏轼和孟子相遇

(0)

相关推荐

  • 中国最美古诗词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

  • 善良待人、等于给己积福拓道。

    晨悟分享 [原文]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语出<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 [译解]孟子说~待 ...

  •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13

    在苏东坡这一段生活中写的数百首诗里,很难找到何者是主要的情调.他写戏谑讽刺诗,启人灵思的山水诗,荡气回肠的爱情诗,有的诗轻松愉快惹人大笑,有的诗辛酸凄苦令人落泪.可是在表面的嬉笑欢乐之下,在筵席上的戏 ...

  • 人生失意时,你会想到哪位诗人,想到哪句诗词?(苏轼、孟子、李白、唐·岑参、陆游)

    人生就是一个成功与失败相互交织的过程,没有谁会一直受到上帝的青睐,让你一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没有谁会一辈子倒霉,就像是黑云压城城欲摧那样倒霉,万能的上帝很忙,其实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管你,一切还 ...

  • 王阳明57岁,曾国藩61岁,这些“圣人”为何没活过孔子孟子?

    关于"七十三,八十四"的由来,与圣人有关. 因为,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这在平均寿命只有31岁的春秋战国时期可谓"寿星"了. 甚至同时期的荀子活了87 ...

  • 与苏轼相遇在密州

    公元1074年,39岁的苏东坡,正值壮年,在杭州任职期满,自请调至密州.密州,即山东诸城.此地自古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直到苏轼的到来.伴随着苏东坡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密州从而名扬天下.其中< ...

  • 不动心学说出自孟子,王阳明怎样凭着不动心打胜仗?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王阳明 在程朱理学中,认为心是会改变.扭曲,即会"动"的,所以心不是本体.在心学中,心的本体是不动的,动的并不是 ...

  • 王阳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可以和孔子孟子并称为儒家圣人?

    一般的历史人物,能够在以上任何一个领域当中,取得一些成就,就足以名留青史了.能够在两个领域取得成就,那绝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至于像王阳明这样,横跨多个领域的全才,似乎只有一句话能来形容他的成就 ...

  • ​诗词丨苏轼vs现代东坡:跨越千年,来一场灵魂的相遇!

    钢琴曲 音乐: 李亮超 我正在那里,而你恰好途经.人世最美是遇见.有些相似的灵魂,能够穿越空间,跨越千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实现最美的遇见!   苏轼,中国史上最具魅力的文化"男神" ...

  • 郑板桥(1693~1765)节录古文苏轼《答秦太虚书》

    郑板桥(1693-1765) 节录古文 节录古文苏轼<答秦太虚书> 图录号: 955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747,500(含佣金) 郑板桥(169 ...

  • 苏轼的朋友圈

    在你的生命里,可曾有这样一个人? 相知相交,彼此懂得. 纵使天涯相隔,依然思念不减,就算许久未见,情谊从未改变. 每次相聚,都可痛饮畅谈,细数过往,知己作伴. 就像苏轼和黄庭坚,滚滚红尘,惺惺相惜. ...

  • 王阳明提醒: 人有“四不说”, 能做到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聪明人

    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疲惫不堪,身体也越来越差,却成绩甚微,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心内的陋习,跨越自己的心坎. 点击加载图片 古人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嘴巴成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