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汤感标准 V3.0

(0)

相关推荐

  • 除了闻香和尝滋味,普洱茶品鉴还需要触觉?

    刚开始喝普洱茶时,茶友们更喜欢谈论一款茶的香气和滋味:喝得茶越来越多之后才发现,生津回甘.汤质和喉韵,才是决定普洱茶品质的关键.   干茶条索和色泽.香气和滋味表现,会给予喝茶人视觉.嗅觉和味觉最直接 ...

  • 一杯普洱茶,喝着好喝,都离不开这四个关键词!

    无论是茶还是人,都要经得起时光的磨练,才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若说这所有的茶中,生茶张还是最喜欢喝普洱茶,随着茶汤弥漫而出的香气,袅袅动人. 喝上一口,高山凛冽的气息随茶汤窜入舌尖,清醒后又慢慢散开,留 ...

  • 开汤哲学:感知标准

    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在喝到那口"标准汤感"之前,大部分人对于"标准开汤理论"还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任凭你用语言文字怎样去描述.而当下能喝到那口" ...

  • 开汤哲学:再说“标准浓度”

    此前,在对"标准汤感"定义的解释中提到过"标准浓度"的概念--是一个可被测量的茶汤液相密度值. 其实,此前业内已有类似的观点与概念: 一般茶汤呈味成分的含量也要 ...

  • 开汤哲学:吸烟对于品感的影响

    我泡的茶总被那些有抽烟喝酒习惯的茶友评价为"过淡",但他们的浓度我也确实消受不起,只剩下了苦涩. 我在思考与寻找着其中的原因,直到我读到了亚伦·卡尔所著的<STOP SMOK ...

  • 开汤哲学:论汤感中获得终极体验的可能性

    冥冥之中,总感觉有那么一个终极的问题需要解答,那就是: "如何在汤感中去收获终极体验 - - " 可    能    性 所谓"终极体验",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就是 ...

  • 开汤哲学:体感与茶款品级的相关性

    遥想"铁观音时代"只讲水.香.兰韵,从没说到过体感.虽然之后的岩茶也偶有提起,但人们大都还没太在意. 直到普洱茶的出现,体感才被摆在了桌面上,而且你应该记得,是被台湾茶人拿出来摆上 ...

  • 开汤哲学:对比追求汤感的开汤思维

    在<茶,--是个半成品>那篇文章发布后,有人问我: "追求汤感表现的'标准开汤',与此前大家日常的冲泡方式以及产区惯用的冲泡方式有什么更深层的差异么?" 那么我就这个问 ...

  • 开汤哲学:谈品鉴标准下汤色与叶底的次要地位

    不同于指向生产前端的"审评标准",在专注最终汤感表现的"品鉴标准"下,"汤色"与"叶底"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汤感品 ...

  • 开汤哲学:“标准茶样”再思考

    今天在跟北京茶友的交流中提及当年习茶之时他有建立"标准茶样系统"的想法,--虽然后来无疾而终. 这也勾起了我的回忆,彼时供职普洱茶企,我也曾幻想过要建立一套普洱产区山头茶品的&qu ...

  • 开汤哲学:汤感平衡

    汤感的呈现,必须是一个平衡的呈现.而将其中的某一两项突兀地呈现,--尤其是负面内容突兀地呈现出来,--就是失衡. 茶汤中呈味物质的丰富性及相互比例,决定了我们是要呈现"单一平衡"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