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2

一、

妇人黄褐斑与脏腑气血失调相关。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畅气机。可用逍遥丸疏肝解郁,配当归片补血活血,二药既疗气滞又化血瘀,气血兼调,久服面部血络通畅面部色素沉积消失。

二、

老年人患痔疮,可用炒艾叶15g丝瓜络20g加水1500毫升,大火煮5-10分钟,小火再煮10分钟,熏洗患处,一日清洗肛门1-2次,连用2-3周效佳。若另取丝瓜络10g煮水当茶饮,配合使用效更好。

三、

肺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是大肠得以濡润的基础。犹如江河有水,舟楫可行之一样,水枯则舟楫停。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正常,大便自然顺畅而下导。临床上治疗鼻衄,常取效于“肺肠同治”之理。可取生地、元参、麦冬、知母滋阴润肺增液行舟;火麻仁、郁李仁、生首乌润肠通便;制大黄、虎杖、枳壳通降腑气;侧柏叶、旱莲草、栀子炭、仙鹤草、地榆炭凉血止血;白茅根、芦根、丹皮、赤芍清热;怀牛膝引热下行;故鼻衄可医。

四、

中年体胖之人脱发的治疗,一定要标本兼顾方能收效。所谓本是指肾阴损伤,肝血不足;所谓标是指胃强脾弱所致,湿热内蕴或瘀血阻滞毛窍。治疗大法为滋补肝肾,濡养肝血兼以健脾除湿,清热化瘀。滋补肝肾临床上常用药为制何首乌、熟地、菟丝子、柏子仁、桑椹、枸杞、当归;健脾除湿常选土茯苓、炒白术、炒山楂、石菖蒲、羌活;清热可选槐花、白花蛇舌草、紫参、紫草、紫花地丁、蒲公英;活血化瘀可择川芎与丹参。以上药物在组方时不必全用,要结合辨证论治加减为好,大的原则如此,灵活组方在医者之智慧。

五、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西洋参能增强心肌耐氧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心肌血流量,有改善心肌缺血之作用,故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常选药物。葶苈子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利尿、减慢心率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心衰病人的治疗。

六、

败酱草与蒲公英相伍,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散瘀、消肿排脓之功。临床上常用于盆腔炎、前例腺炎的治疗,常收佳效。

七、

蒲公英为解毒凉血之要药,味甘平,性苦寒,入肝胃经。《本草新编》谓:“蒲公英,味苦,气平。入阳明、太阴。溃坚肿,消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八、

经脉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脉承载气血,渗灌脏腑百骸,以濡养之。络脉是静脉系统细枝末节,络脉气血充盛畅达是人体脏腑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现代医家吴以岭教授提出“络病学说”理论,认为“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侵入的通路,各种致病因素伤及络脉最易影响其运行而致络病。

九、

小儿支气管炎哮喘,可在应证方药中加入莪术、地龙通肺络,加入黄芩、露蜂房清肺解毒,常收良效。小儿痰病在“治标“之时应顾护脾胃之气。缓者以健脾为主以固本,在益气健脾的同时兼以通络,往往效捷。

十、

治疗儿童与老年人疾病,有一重要原则这就是要力避有毒之品,少用或慎用虫类药物,尽量选用植物类药物。小儿正在生长期,老年人脏腑机能已减退,遣方用药贵和平,损伤正气之品要做到中病即止。

(0)

相关推荐

  • 查出肺部结节怎么办?不要慌,中医分享用药方剂,消散结节不反复

    查出肺部结节怎么办?不要慌,中医分享用药方剂,消散结节不反复 大家好,我是中医不是杨杰,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肺结节肺结节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全身的多器官最常见于肺门纵隔淋巴结和肺实 ...

  • 降香、水蛭、川芎治疗微循环障碍经验——仝小林三味小方撷萃

    作者 / 顾成娟 朴春丽 吴学敏 王涵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仝小林名中医工作室          慢性病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挑战之一.中风后遗症又被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发病速度快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1

    一. 阳虚水停为舌体胖大的主要原因,阳气虚,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停聚于体内则常出现胖大舌(舌体胖大). 二. 临床已证实,有部分中药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有类似激素样作用,如滋肾养阴药中的山萸肉.菟丝子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3

    一. 清代张宗良撰<喉科指掌>书中共引喉科病症73种.张氏治疗喉科病症大都运用六味汤加减进行治疗.六味汤由荆芥穗三钱,薄荷三钱,炒僵蚕二钱,桔梗二钱,生粉草二钱,防风二钱组成.用法为六味中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4

    一. 银花藤味苦寒,为药中之珍品.它清热而不伤阴,苦寒而不损气,善清络中之热毒,价廉效宏.正如<医学真传>云:"银花之藤,乃宜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 二. 先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5

    一. 虎杖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之功,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二药合用疏理肝气活血消肿:与夏枯草.猫爪草相伍可用于甲状腺肿块治疗.浙贝与竹茹相伍有清肝解热化痰之功,临证对颈部有形积块有消散之殊功.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6

    一. 古人云,医者意也.得其方而不得其意,拿方对病.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者为庸医,其害可以杀人:得其意而不拘其方,遣方用药.辨证论治者为明医,其功足以济世. 二. 阴阳五行为医理之本源,学医之人一定要细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7

    一. 诊治反流性食管炎,要从"寒热虚实"四字进行辨证论治.特别要从其主证"烧灼疼痛"进行分析:烧灼多为郁热,疼痛多为胃络不畅,胃酸分泌过多而致胃气上逆,郁热内滞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8

    一. 素体虚弱之人,不可用西药解热镇痛药发汗治感冒,因为体虚之人发汗,越发越虚,表虚卫外不固,更宜致反复感冒.气虚感冒治疗上多选益气解表之剂,常用"甘温除大热"法,因为患者&quo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9

    一. 做为现代中医要读经典.做临床.经方要用.时方要选,只要对患者有益即运用之."经方"."时方"不可偏颇,要在实践中融会贯通,随证治之,方能收良效. 二. 国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10

    一. 抓紧以四部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研修,强化经典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注重临床病例的总结,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在实践中创新中医理论,提升中医技术水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多读书.多临证.多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