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头条】负重前行,步步惊心,《莫斯科行动》重现跨国大案表现专业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人都有淘金梦,然而1993年,一趟从北京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惨遭洗劫,案情之惨烈令许多“倒爷”的财富梦想就此蒙上阴影。25年后的今天,这桩震惊国际的“中俄列车大劫案”被搬上电视荧屏。就在1月8日,随着K3国际列车启动,《莫斯科行动》也正式展开。

秘密案卷正式启封 还原9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

事情要追溯到1989年,彼时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日渐正常化,中俄贸易也随之全面恢复,由于当时俄罗斯的轻工业并不发达,日用品一度紧缺,这就让中国人发现了商机,大量“倒爷”从而前往莫斯科倒卖中国货物,中俄边境风起云涌,北京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也因此成为重要的货物通道。而在1993年,这趟国际列车驶出国门后,匪徒们抓住车上配备警力的漏洞,对这趟列车轮番洗劫,可谓吃干抹净。这一案件被列为当年的全国四大要案之一,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批示派得力干将尽快抓捕。这是中国人民警察第一桩跨国缉凶案件,基于此案件而创作的《莫斯科行动》,其创作成果不仅仅还原了案件真相,警示后人,更是一次对“中国警察精神”的崇高致敬,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电视剧《莫斯科行动》旗帜传媒、捷成瑞吉祥、思美传媒联合出品,青年新锐导演张睿执导、警务剧策划行家许阳编剧,演员方面汇集了中俄两国实力派演员,包括夏雨、吴优、张志坚、姚芊羽、娜杰日达·米哈尔科娃等。故事改编自参与案件侦破的中国警察程亚力口述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警察是如何远赴莫斯科,在不能携带武器和身份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逐个击破的。

在真实案例上“较真”是《莫斯科行动》的剧本特色。过往的刑侦剧为了追求画面的刺激、镜头的张力,在创作上会放大作案过程,将故事夸张化、猎奇化,而《莫斯科行动》缩减了犯罪过程,通过闪现和回忆呈现案发过程,将创作重点放在中国警察在异国他乡的追捕行动上,经过长期的走访调研,贴地叙述案件,既不会失真,也没有偏离创作初衷,还原刑侦剧本色,是近年来同类题材中一次少有的踏实创作。

跨国缉凶伸张正义 最强涉案剧班底对标电影级制作

《莫斯科行动》已于1月8日登陆浙江卫视,第一集内夏雨饰演的陈尔力带领秘密潜伏俄罗斯的中国警方专案组,通过“回忆穿插+画外音”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物身份,让观众了然于心,对人物和故事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的剧情展开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四大劫匪头目在警察不动声色的抽丝剥茧中陆续浮出水面,剧情推进张弛有度,细节铺垫缜密可循,很多追剧观众大赞良心,成为开年剧的第一黑马。

好故事的呈现来源于好班底的创作。《莫斯科行动》的导演与编剧分别是青年新锐导演张睿、警务剧策划行家许阳。作为导演,张睿非常专注细节体现,致力于让故事保留最自然、最细腻的质感,在他的执导下,2015年电视剧《刑警队长》开播期间登顶全国卫视收视榜榜首,2016年又有网络剧《余罪》口碑爆棚,是一位作品兼具高口碑、高收视的新锐导演。编剧许阳则曾参与创作《解救吾先生》《警察故事2013》等影视作品,他谙熟警界生活,创作的故事鲜活接地气 ,是国产涉案剧中的行家。强强联手堪称最强涉案剧班底,二者的合作对本剧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为了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莫斯科行动》的大部分的拍摄环境和拍摄时间都在俄罗斯境内。据悉,全剧的拍摄周期为120天,而俄罗斯境内的拍摄就有90天之多。那段时间里,场景调度、语言障碍,水土不服,甚至遭遇恐袭筛查,都是剧组在俄罗斯境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与困境。虽然海外取景是当下业内拍摄的大趋势,但是像该剧这样大规模、在境外拍摄周期那么长的寥寥可数,也意味着跨国取景的海外成本会很高,足见剧组“品质至上”的信念。

公安部鼎力推荐 走心人设为“中国力量”打call

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绎也为《莫斯科行动》加足了分。男主角陈尔力由威尼斯影帝夏雨出演,暌违五年,夏雨选择《莫斯科行动》作为自己重返小荧屏的“首秀”,代表着他对剧本的充分认可和对角色的青睐。以吴优为代表的曾出演《余罪》一众演员也在该剧中对人物进行了精彩诠释。此外,首次出演大反派,演技突出的姚芊羽,《人民的名义》中深入人心的高育良书记、老戏骨张志坚,俄罗斯国宝级导演米哈尔科夫之女娜杰日达·米哈尔科等,每一位演员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他们虽然不是热搜常见的流量艺人,也不全是胶原蛋白满满的年轻艺人,但他们都视表演如生命,用自己最佳的状态带入对角色的理解,为剧本上、镜头中的人物注入情感与灵魂,让那些经历了“中俄列车大劫案”的人们能够带给当下观众伸手可及的触感,产生灵魂深处的交流。

无论是原创的,还是有真实案例可寻的,人物都是一剧之本。人物立好了,剧本才能站住脚。《莫斯科行动》在创作过程中,曾与当时的涉案刑警、列车工作人员、受害者有过深入交流,做了很多调研工作。说来也巧,夏雨拍摄《莫斯科行动》的时候是40岁,而真实大案中的首批赴俄小队队长程亚力奔赴莫斯科办案时同样是40岁。

正像剧中所演绎的,这批警察不允许携带武器,更不能公开身份,只能以旅客身份赴俄,他们面对的,是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无援,是未知力量的冷枪与暗箭,而让他们义不容辞、奋不顾身的,仅仅是使命。《莫斯科行动》因题材重大,表现专业,得到公安部大力支持,更在批文中称赞“全剧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异域风情浓厚,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公安题材电视剧”。

这是一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莫斯科行动》塑造了一批忠于职守、智勇双全的民警形象,他们深入虎穴,展现的是无惧无畏的“中国信仰”,代表的是无所不能的“中国力量”,这种精神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也是影视作品中亟待诉求的。

结语

市场需要精品之作,市场更需要精神之作。《莫斯科行动》之所以成为观众口中的黑马,不仅仅在于它对这桩国际案例的还原,更在于它展现了中国民警在没有外援、秘密潜伏的情况下为维护国民在海外安全、伸张正义的精神信念,诠释了何为“国家力量”,何为“中国力量”。这种严谨正向的表达,对当下电视剧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海上牧云记》第一玄幻国剧是如何炼成的,秘密都在这些数据里

【二】爱奇艺强平台力助推这个时代最好的青春剧,花式营销玩转社交媒体

【三】康曦影业携优质项目蓄势待发,用百变的作品呈现不变的品质

【四】新型青偶剧时代来临,《极光之恋》祭出五大制胜法则

【五】 首次聚焦退伍军人再就业,《伙头军客栈》或成为2018荧屏黑马!!

商务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