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沈浩波《回到语言、建立语言、超越语言》
相关推荐
-
东西问 | 树才:法国人关注李清照是因为女性主义?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电 题:树才:法国人关注李清照是因为女性主义? 中新社记者 葛璐璐 桌子上摊放着几本诗集,两杯咖啡被端上来,而记者的采访对象--诗人.翻译家树才在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诗人莫非, ...
-
黄梵 | 保罗·策兰:我把命运投到你身上
五十一年前的今天,4月20日,这个被德语诗人保罗·策兰自杀撕开的日子,仿佛是一个永远的提醒:现代文明,是一种多么奇怪的文明,里面包含了太多让人,尤其敏感诗人,无法承受的悖论.因为意识到策兰生命的结束, ...
-
走近诗人——解读于坚
赤子之心 随着现代化的拔起和标记,故乡在消失. 不止是故乡的建筑,故乡的年代特征.地域特征.民族特征以及与之匹配的生活方式也在消失.诗人说:"其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你生活在故乡,但是你 ...
-
一场文学的冒险————读阵风诗歌【梁彬 | 文学看台1967】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
夏汉诗札四则
诗札四则 夏汉 其一:审美乃诗之源 一个人内在的微妙感觉总是令人兴奋,而一个诗人内在的微妙感觉,或许会捕捉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李振羽《诗神在上》
诗神在上 --2015年4月"长安-江油<新诗典>诗会"小记 李振羽 1 三岁的小儿熟睡在童话中,和幽微的台灯一起,妻子等待着. 含着长安-江油诗旅无尽的滋味,2015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铁心《新世纪诗典》是一种精神
<新世纪诗典>是一种精神 --"新世纪诗典"感言 铁心 毫无疑问伊沙先生编选的<新世纪诗典>是当代最好的诗歌读本.而且,"新世纪诗典"的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左右《新世纪诗典人物幽默写意》
新世纪诗典人物幽默写意 左右 伊沙貌似对大街上的小朋友非常有兴趣.这是我近半年新发现的.只要大街上走过几个萌逗的小朋友,他绝对会停下来,或会心一笑,或指给我看,或观察,或思考,或偷听小朋友的谈话,或停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景斌:从《新诗典》的摇篮里重生
在<新诗典>的摇篮里重生 --<新世纪诗典>三周年感言 景 斌 细细算起来,写诗的时间算不短了,少说也有三十多年了吧,然而几十年下来,似乎&qu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袁源:沿着《新诗典》的方向
沿着<新诗典>的方向 袁源 新诗典的方向,就是"民间立场,独立品质,先锋走向,现代纯诗."这十六个字,是伊沙在<新世纪诗典(第三季)>编选者序中提出来的.也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不全《我与新诗典》》
我与新诗典 不全 2018年,我遭遇了人生低谷期.也不是啥低谷,就是正干活不想干了.开车进了工地,不想下车,死都不想下车.手攥着方向盘,我就是想问问人,我到底能不能写出几首诗来? 微博艾特过很多著名诗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叶臻:结缘《新诗典》
结缘<新诗典> ――在<新诗典>济南诗会上的发言 叶 臻 我平时喜欢看纸质的书,很少在网上走动.2014年4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想买几本诗歌选本,就在网上搜索,好像是冥冥中与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伊沙《口语诗论语》
口语诗论语 伊沙 在外国文学史上,似乎从未有过以"口语"来命名诗歌的先例,人家见惯不惊,诗歌的"口语化"是个渐变的过程(原本就不是极端的书面语).我们则不同,完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盛兴《什么是诗?什么是段子》
什么是诗?什么是段子? 盛兴 虽然仅有一百余年且历经浩劫和荒芜年代,但我想说中国新诗的发展不是慢了,而是出奇的快. 哪怕只有一个诗人写出了在这个世界处于先进位置.极具现代意识的诗歌,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霍俊明《更为辽阔的可能与难度》
更为辽阔的可能与难度 --关于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 霍俊明 北京,方家胡同.这里灯光黯淡,雪还没有散尽,手里拿的这本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却越来越重. 伊沙编选的这部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