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靠“解读”取胜-评述篇

隔了几天来和大家聊聊在评述项目中如何注意“解读”的重要性。

我们来说个最浅显的应用——对于评述题目的解读,如果你对题目本身没有领悟清楚,想当然的就开始答题,对于内藏陷阱的题目你很容易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比如,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复试即兴评述题:

有很多留学生都会在美国读书时作弊,但只有中国学生说在中国都这样,并且用法不责众为自己辩解。

看上去很简单的一则材料,那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论点呢?如果只是从字面上来感受,你可能会把论点设置为:

“留学的诚信问题”

“从众问题”

“留学要刻苦”

......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足够认真去解读材料的话,你会发现材料其实包含了至少两层意思,而你选择的观点显然是要同时包含这两层意思才行,以上的几个观点只是说到了材料的某一个部分。

在今年的艺考中,又再度出现了大量复合层次的评述考题,给考生以不少的疑惑。可能你也会问,如果我只是选择一个分支论点去作答会有很大影响吗?我觉得也不必过于紧张,无非是好和更好的区别,无关对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