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既不懂古人,又不懂自己
在一个自以为是随波逐流的现实里,很多实话并不招人待见。可是,生活和日子还要继续,多少人还要自以为是随波逐流下去,这没有多少人想去改变。作为“十八学士”之一,虞世南的知名度并不是因为这一句咏蝉的千古名句。初唐,他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一起被称作“初唐四大家”,换在北宋时代,就是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一般的存在。虞世南学书师承智永和尚,智永是谁?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虞世南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李世民高调点赞虞世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身为朝臣,能得到帝王如此称颂,恐怕有史以来也没有几人。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一个真正牛逼的人,用不着靠阿谀奉承、投机钻营去上位,而是靠无人能超越的才华和能力,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种传统由来已久,越是资讯发达的时代,防之越甚。所以在艺术上尤其在文学方面,就不可能再出现大家和巨匠,更不可能出现伟大的诗人。说起大唐盛世,我们感触的不一定是当朝政府有多清明,当朝皇帝有多圣明,而是更多的羡慕那些留下千古绝唱的文学大家们遇到了最适合他们的好时代。李白也好,杜甫也好,孟浩然也好,王昌龄也好……不论他们的人生境遇怎样,他们所处那个时代毕竟给他们的才华提供了最适宜的舞台和天空。